歡迎進入iPet ec 愛沛特教育雲多媒體---有聲文教出版

 找回密碼
 登錄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77060|回復: 103

蜥蜴知識通

[複製鏈接]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39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395
QQ
發表於 2015-8-3 14:45: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平原巨蜥 Savannah Monitor
平原巨蜥.jpg
平原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exanthematicus)又名草原巨蜥、西非巨蜥,分佈於非洲大陸西部至中部間,棲息於熱帶雨林及沙漠地帶,乾燥的環境,干季期間幾乎有大半年均處於休眠狀態,直至雨季來臨後才恢復活動。成體全長1.2∼1.6米,頭部比別的種類巨蜥要短小且寬,為正三角型。頸部和尾部較粗短,有一條天藍色細長開叉的舌頭,用於覓食和探路。身體粗狀,灰褐色,上有黃色或橙色圓錢狀斑點。四肢短小,每個足都有五個鋒利的爪,生性懶惰,攻擊性和防守性較差,全年多數都在休眠中度過,只有雨季時期開始活動,尋覓食物。

  平原巨蜥在巨蜥科中算是比較溫馴的一種,分佈範圍廣及非洲大陸上大部分國家,但是寵物市場上多數個體都是來自肯亞和坦桑尼亞。由於成體相當巨大,所以一般在爬蟲店中出售的絕大多數都是幼體。屬於日行性地棲蜥蜴。黃褐色的體色提供了良好的保護色,使得平原巨蜥得以在草原地區大量繁衍。

  在野外環境中平原巨蜥以各種小動物如鳥類、蛇類、小型哺乳類等為食,食量也很大,是典型的肉食動物,幼蜥則以昆蟲類為主食。在人工環境下可以餵食蟋蟀、麵包蟲和小鼠等。由於幼體成長快速,所以最好用三尺以上的飼養缸比較適合,非洲莽原的氣候通常是炎熱而乾燥,因此飼養缸的佈置也必須把握這兩個重點。雖然幼蜥體型也很巨大,但是還必須設置供躲藏的隱密處所。平原巨蜥也喜歡泡水,所以也必須設置水盆供它們飲用與浸泡。屬於較容易飼養的品種,雖然性情溫和,但始終具某程度上的攻擊性,和其它巨蜥一樣,當受驚時,它們是絕對有可能會對人作出鞭尾或猛咬等攻擊行為的。當然,在進食時不要觸摸它們。

  平原巨蜥的性別通常很難由外表來判別,以探針方式是比較準確的做法。但一般來說,雄性都大於雌性,但尾巴則較雌性為短,雌性的體型卻比較肥胖。雄性通常具有強烈的領域性,最好不要將雄性養在一起。當雌性需要產卵時,會在地上挖洞或使用白蟻塚。雌性可以保存精子至數月之久,所以交配一次後可以生幾胎都不需再交配。雌蜥每次可以產下20∼50顆軟殼的蛋,大多數在春天孵化,也算是十分多產的蜥蜴類。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39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395
QQ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4:49:35 | 顯示全部樓層

綠鬣蜥 Green Iguana

綠鬣蜥.jpg
綠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Iguana iguana)原產於中南美洲墨西哥至巴拉圭等國的熱帶雨林,性情溫順,體長一般在90∼150厘米,最大體長可達2.2
米。主體色為綠色,軀幹偶爾會有不規則黃斑,體側有黑色豎紋直至尾端。眼大。鼓膜裸露體表。背頸部生較多圓錐狀鱗。從背部至尾部有一行梳狀鬣鱗。喉下有大的喉扇,被刺激時張開。尾長可再生,同時也是它危險時自衛的武器。綠鬣蜥在樹上生活,反應敏捷,奔跑速度相當快,在水裡也可以游的很好。

  綠鬣蜥被人們作為蜥蜴類寵物的首選是因為它的一些生物特性:易飼養,無臭味,病害少,體型大,觀賞價值高。飼養綠鬣蜥一般採用封閉陸生樹棲動物飼養箱,兩側用金屬紗網封閉以便通風;採用水銀射燈加溫和取光,因為綠鬣蜥喜歡趴伏於植物上曬陽,所以水銀射燈宜置於植物上方。飼養綠鬣蜥宜採用恆溫方式,常年控溫16℃∼32℃之間(24℃∼27℃最佳)。

  在野外,綠鬣蜥主要是棲息於鄰近溪流的森林樹冠層,所以在飼養環境上,水盆是不可缺少的設備。外皮十分堅韌,不易受傷,但必須注意保溫燈具的距離,經常發生燙傷的意外。另外最好能在箱中提供樹枝,讓綠鬣蜥可以攀爬,樹枝要比綠鬣蜥的身體粗一點,將樹枝在箱內沿對角線擺放。超長的尾巴在危急時也會自行斷落以自保,所以,在把玩時要小心尾巴。雖然斷落的尾巴會再生,不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但是新生的尾巴沒有原來的長,也不如原來的漂亮。

  綠鬣蜥是素食性動物,在自然情況下它們只吃植物的葉子和花。但是不幸的是在人工飼養的情況下,綠鬣蜥根本吃不到它們在自然界吃的食物。所以我們必須提供足夠的和正確的食物給它們,以保證它們健康的成長而不會得病。在提供食物時一定要注意食物的多樣性,那樣綠鬣蜥才能得到均衡的營養,如果長期餵食單一的食物,綠鬣蜥很容易由於營養失調而生病,例如缺鈣。所以提供正確的食物在飼養中非常重要。在爬蟲學中普遍認為幼年的綠鬣蜥和成年的綠鬣蜥吃同樣的食物。
下面這種比例來飼養iguana很有效:30%∼70%的固體蔬菜;30%∼70%的葉類蔬菜;15%的水果;0∼10%的穀類。問題的關鍵是哪些蔬菜才是有營養,實際上餵食不正確的食物是在飼養綠鬣蜥時的頭號殺手。要切記要為你的綠鬣蜥有規律地提供盡量多種類的食物,以確保它們的健康(最好能提供10種不同的食物)。

  雄性綠鬣蜥後腿內側有股孔,頸部的肉垂遠大於雌性,耳孔下方還有著一個特大的圓形鱗片也是遠大於雌性。交配是在樹上進行,懷孕的雌蜥會將卵產於地上挖出的洞穴中,掩蓋覆土後就不會再理會卵窩,因此孵化的幼蜥從小就得自力更生。不過雌蜥有時會多掘幾個洞穴以擾亂掠食者的注意。綠鬣蜥產卵數量很大,經常一窩可以產下30∼50顆卵,經過75∼90天可以孵化。初生幼蜥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成年。如果飼養正確,綠鬣蜥可以活10年以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39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395
QQ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4:52:20 | 顯示全部樓層

地鬣蜥 Land Iguana

地鬣蜥.jpg
地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Conolophus subcristatus)原產於加拉帕戈斯群島,地棲型,通常在內陸地區掘穴棲居。以植物為食,尤喜食仙人掌,此外亦捕食昆蟲或螃蟹。成年體長1.1米左右,與海鬣蜥相比,本種吻部較尖,尾部斷面渾圓,並未側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39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395
QQ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4:55:24 | 顯示全部樓層

海鬣蜥 Marine Iguana

海鬣蜥.JPG
海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Amblyrhynchus cristatus)原產於加拉帕戈斯群島,是世界上唯一能適應海洋生活的鬣蜥。它們和魚類一樣,能在海裡自由自在地游弋。它們喝海水,吃海藻及其它水生植物。成年雄性平均體長約為1.3米,成年雌性平均體長約為0.6米;體重在1.5∼5公斤左右。頭部上方長有瘤狀突起。此外,尾部呈側扁狀,可適應海中游泳的需求。海鬣蜥有數個亞種,只有胡德島的軀體上有紅色斑紋。

  海鬣蜥尾巴的長度幾乎等於軀幹的兩倍,在游泳的時候,長長的尾巴能夠給它足夠的動力。海鬣蜥經常沿著海島的海岸線尋找被海水沖上沙灘的海草、甲殼類動物。海邊的礁石上附著的各種軟體動物,也是海鬣蜥的美味。海鬣蜥還經常下海去捕食。海鬣蜥吃食海藻的時候會攝入超量的鹽分,不過,海鬣蜥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將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海鬣蜥的鼻子裡有一個特殊的部分叫作鹽腺,它可以在咀嚼過程中,將嘴裡食物中過量的鹽分分離出來,然後排出體外。所以,有的時候,人們看到海鬣蜥在打噴嚏,噴出白色的晶體,實際上是在泌鹽。

  海鬣蜥還具有一些有趣的生理特點。例如,在它們的鼻子與眼睛之間有兩個腺,這兩個腺能夠按一定週期把體內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但最有趣的是,這種爬行動物能自動調節心律。下潛時,心律減慢;升到水面時,心律加快。在預感到鯊魚即將來臨時,能立即停止心臟跳動,使敵人不易發現它們。科學家們曾做過這樣有趣的試驗:在一隻海鬣蜥身上安裝一個微型遙控探測器,然後把它放進海裡。當科學家從遠方向它發出危險信號時,它立即停止心臟跳動,停跳時間竟長達45分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39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395
QQ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4:58:15 | 顯示全部樓層

海帆蜥 Helmeted Iguana

海帆蜥.jpg
  海帆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Corytophanes cristatus)又名麗冠蜥,分佈於墨西哥至哥倫比亞之間,棲息於熱帶雨林,樹棲性。在地面活動時用後肢行走。成體長35厘米左右,頭頂部極為平滑,位於頭部後方宛如頭巾般的皮膚構造,可從頭部延伸至背部正中央的鬃狀突起。遭遇外敵時,會先將其上半身略為抬起,並低頭張開頭巾和鼓漲喉部,使身體因而膨脹,以達到恐嚇的目的。

  海帆蜥屬於鬣蜥科的一員,與綠鬣蜥、犀牛鬣蜥、刺尾鬣蜥、斐濟鬣蜥等同科,不但有一般鬣蜥所有的下巴肉垂和背脊上的鬣鱗外,其中最特別的就是頭上的冠,很像船帆而且可以隨意伸縮,這也是其它鬣蜥所沒有的特徵。尾巴是體長的兩倍。海帆蜥也是典型的日行性樹棲蜥蜴,平日多在直立的樹幹上或是灌木叢中活動,距離地面的高度並不高。在所有鬣蜥科成員中,海帆蜥算是比較溫和文靜的一種。

  飼養的方式類似雙冠蜥,只是海帆蜥不需要大量的水。食物以節肢動物、昆蟲、小鼠、蚯蚓等為主,同時也需要添加維他命和鈣粉。飲水盆必須準備,最好還要每天噴水2∼3次以保持較高的濕度。雌雄辨別較容易,雌性的頭冠比較小,股孔也較不明顯。雌性每窩產下6∼10顆蛋,大約60∼75天可以孵化,不過海帆蜥的繁殖難度頗高,因此成功的繁殖記錄非常稀少,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39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395
QQ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5:01:10 | 顯示全部樓層

錐頭蜥 Casquehead Iguana

錐頭蜥.jpg
  錐頭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Crotaphytus collaris)又名玉米蜥,分佈於危地馬拉、尼加拉瓜、墨西哥,棲息於熱帶雨林。樹棲。成體長60∼70厘米,本種所具有的細長體型,四肢和尾部等特徵,均為適應樹棲生活所致。頭後部長有類似鳥帽的細長狀突起。因周圍有鋸齒狀的大型鱗片,使其外緣顯得較為不平整。成體體色以鮮綠色為主,但幼體體色相對較暗淡。以昆蟲為食。卵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39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395
QQ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5:05:21 | 顯示全部樓層

安樂蜥 Green Anole

安樂蜥.jpg
安樂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Anolis carolinensis)生活在南、北美洲溫暖的地區,其中在加勒比海地區為最多,是一種大型樹蜥,約有250種組成一個安樂蜥屬。安樂蜥的樣子跟常見的壁虎差不多,有著尖銳的爪子,寬大的趾。在它們的趾墊上長著很多細小的鉤子,這使它們能夠在非常光滑的物體表面爬行自如。安樂蜥的身體長度在12∼45厘米左右,雄性安樂蜥帶有粉色的喉扇,而雌性則沒有。安樂蜥的身體像變色龍一樣可以改變顏色,但它們沒有變色龍變得那麼棒。因此,人們管它們叫作「假變色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39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395
QQ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5:08:24 | 顯示全部樓層

雙冠蜥 Plumed Basilisk

雙冠蜥.jpg
  雙冠蜥是標準的熱帶雨林動物,需要高溫多濕的環境,由於它們多棲息在瀕河的樹木上,因此環境的濕度非常高,可以達到75%∼100%,在人工環境中飼養,濕度控制就成為最重要的關鍵。雖然只要條件適合,雙冠蜥的飼養難度並不高,不過因為它們生性比較膽怯,容易受驚嚇,與飼主的互動程度也比較低,所以並不適合喜歡把玩寵物的人飼養。

  雙冠蜥喜歡棲息在河岸的樹木上,遇到威脅可以立刻跳進水中水遁,它們在地面上多以後肢奔跑,由於體重輕,後肢粗壯發達,後腳掌不但特大,而且腳底有特殊的鱗片可以發揮滑水板的作用,使得雙冠蜥可以在水面上奔跑很長的距離,然後才沉入水中快速游離危險,所以在飼養環境上應該盡量符合這個特點。與水龍的飼養環境很類似。

  雙冠蜥是典型的日行性樹棲型蜥蜴,飼養缸以高度為主,設置枝幹和綠色盆栽,底部可以放置較大的水盆,底材可用樹皮屑或無菌土,UVB加溫燈也是必需的設備。由於雄性的領域性頗強,不能有兩隻雄性共處一缸。在食性上屬於蟲食性,可以餵食蟋蟀、麵包蟲、小鼠、小魚。在野外雙冠蜥有時是會捕食魚類的。

  成體在雌雄的辨別上並不困難,雄性體型較大,又擁有頭冠和背鰭尾鰭,不過在繁殖上難度比較高,最主要就是在於濕度的控制上,其他如日照時間和溫度也都要配合得當。像棕雙冠蜥就需要更高的濕度。將雄性和雌性分開飼養一段時間可以增加成功交配的機率。在成功交配後約4∼6周,雌性會在地面掘洞產卵,每窩可產15∼17顆軟殼蛋,每季可以產卵4∼5次之多,可以算是多產蜥蜴。

  孵化溫度應保持在28℃∼29℃,約8∼10周可以孵化,孵化後的幼體最好留在孵蛋器中直到卵囊吸收後才移到個別飼養缸中。幼蜥在一年半到兩年之間可以成熟,不過雄性在六個月左右就會出現爭鬥,最好分開飼養。幼蜥還有一種獨特的避敵絕技,就是裝死,這在其它蜥蜴並不多見。如果飼養得當,雙冠蜥可以活上15∼20年之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39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395
QQ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5:11:10 | 顯示全部樓層

褐冠蜥 Common Basilisk

褐冠蜥.jpg
褐冠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Basiliscus basiliscus)分佈於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等,棲息於熱帶雨林,尤以河川附近區域居多。樹棲型。成體長80厘米左右,腹部鱗片未呈芒狀。雄性成體的頭上長有雞冠狀突起,背部中央位置亦有鬃狀帆背。以昆蟲或蜥蜴等小型動物為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39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395
QQ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5:15:08 | 顯示全部樓層

芒腹冠蜥 Brown Basilisk

芒腹冠蜥.jpg
芒腹冠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Basiliscus vittatus)原產於中美洲的熱帶雨林,樹棲型。全長60∼70厘米,雄性成體頭上的雞冠狀突起十分發達,多半會比褐冠蜥大。成體體色以暗茶色為主,體側上有一條明亮的縱向條紋。以昆蟲或蜥蜴等小型動物為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登錄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手機版|Archiver|台灣宇雄國際生醫科技教育 ( 統一編號:83590066

GMT+8, 2024-4-19 09:05 , Processed in 0.156801 second(s), 12 queries , Apc On.

中西醫學 有聲文教 優質服務

© 2014-1-6 iPet ec愛沛特多媒體網訊製作行銷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