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iPet ec 愛沛特教育雲多媒體---有聲文教出版

 找回密碼
 登錄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ipetec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蜥蜴知識通

[複製鏈接]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1

主題

712

帖子

442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25
QQ
21#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6:03:22 | 只看該作者

古巴變色蜥 Cuban Knight Anole


  古巴變色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Anolis sabanus)原產於古巴,棲息於森林或果樹園中,樹棲型,日行性。全長30∼50厘米,以大型昆蟲或其他樹棲型蜥蜴為食。是此屬中體形最大的種類,因頭呈骨質話現象,看起來十分生硬。口鼻細長成梭型,喉垂處呈粉紅色,眼睛下方以及肩部有黃白色條紋,身上有小粒狀鱗列,尾部略為側扁,體為亮綠色,又會轉變為毫無光澤的灰褐色。

  古巴變色蜥喜好日陰處,行動並不敏捷,被敵人追趕時會逃至樹冠,尤其是遇到蛇等天敵太靠近它時,它會採取防禦狀態,撐起喉垂張口還擊。飼養時多栽植些寬葉植物,定時用噴霧器淋水,它可以飲用葉片上的水,白天溫度25∼30℃,晚上20℃。活動慢,捕捉時可以抓頭,但有強壯的下顎記憶尖利的牙齒。夏季為繁殖期,幼體頭部渾圓,配上大眼睛,看起來不似此種,所以常被誤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1

主題

712

帖子

442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25
QQ
22#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6:17:06 | 只看該作者

古巴變色蜥 Cuban Knight Anole


牙買加變色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Anolis garmani)棲息於森林中,樹棲型,日行性,行動極為敏捷,個性較為粗暴,一旦接近就會立即張口威赫或咬人。以昆蟲為食。全長20∼25厘米,背部中央覆有鬃狀鱗列。體色可由祖母綠轉變為黑色,有時身上會出現斜紋或斑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1

主題

712

帖子

442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25
QQ
23#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6:19:15 | 只看該作者

紋面彈簧蜥 Jewelled Curly-tailed Lizard


 紋面彈簧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Leiocephalus personatus)又名珠寶卷尾蜥,分佈於西印度群島。棲息於森林邊緣、草地、海岸,地棲,日行性。處於興奮狀態或奔逃時,尾部如彈簧般捲曲,並高舉於身體上方,因此得名。全長15∼27厘米,雄蜥的眼部上具有黑色條紋,四肢呈綠色。背部以紅色為底色,並布有許多白色斑點,雌蜥的體色則以褐色為主。以昆蟲為食,卵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1

主題

712

帖子

442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25
QQ
24#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6:22:12 | 只看該作者

海地彈簧蜥 Haitian Curly-tailed Lizard


 海地彈簧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Leiocephalus personatus scalaris)又名海地捲尾蜥,分佈在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全長約25厘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1

主題

712

帖子

442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25
QQ
25#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6:25:01 | 只看該作者

鬃獅蜥 Bearded Dragon


  鬃獅蜥(飛蜥科,拉丁學名:Pogona vitticeps)分佈於澳洲中、東部內陸,棲息於乾燥森林及沙漠,半樹棲型,日行性。全長約30∼55厘米,體型粗壯且相當扁平,頭部大呈三角形,外耳孔明顯,頭部後面、頸部背面和喉部有大型棘刺狀鱗片,體側有一列規則排列的圓錐狀的棘刺狀突起。身體背部為黃褐色、黃色或紅褐色,上有兩列深褐色不規則的斑紋。當遭受威脅時,這種蜥蜴會以張開嘴及將帶刺的咽喉膨大作展示動作,故其中文名即由此而來。

  鬃獅蜥在世界各地都是最具知名度的寵物蜥蜴之一,其普及度幾乎和綠鬣蜥一樣。然而在狹小的居家空間中,有的人會覺得綠鬣蜥體型過大,鬃獅蜥不僅體型適中,個性溫和,不像綠鬣蜥那麼難以捉摸,加上容易適應人工的飼養環境,所以鬃獅蜥成為了都市人與初學者最佳的入門寵物。一隻體質強健且適應與人相處的鬃獅蜥進食行為積極,很能接受人類的擁抱及撫摸,抓出來之後往往會攀附在飼主的手上或肩膀上,所以如果常常與它接觸、把玩的話,鬃獅蜥會成為相當溫馴的最佳爬蟲寵物,不過,人工飼養下的鬃獅蜥往往會因為餵食頻繁與營養的過剩,就會出現肥胖的情形,此外,因為是居住在乾燥的草原或沙漠中,所以環境也必須保持在較高溫低濕度的環境。

  鬃獅蜥的食性屬於雜食性,不過比較偏向於肉食性,一些蜥蜴萬能飼料如蟋蟀、麵包蟲、超級麥皮蟲、蚱蜢等等昆蟲它都照單全收,肉食比重在日常攝取量佔了三分之二,當然也會攝取一些蔬菜水果,占日常攝取量的三分之一;幼體餵食的頻度要比較高些,約每天2∼3次,成體兩天喂一次即可,可以餵食兩次蟋蟀之後,第三次餵食蔬菜,也有人在飼養時以肉食為主,但這樣會造成營養攝取的不均衡。

  在底材的選用方面,以爬蟲鈣沙、爬蟲沙或爬蟲沙混合無菌土最佳,木屑或樹皮屑等底材最好不要使用。鬃獅蜥有很強的領域性,所以飼養成蜥的話空間就必須大些,而且一個空間不要養兩隻以上的雄蜥,另外,在群養時體型相互不要相差太懸殊,不然較小的個體可能因為搶食不過優勢個體而產生壓力,最後導致死亡。鬃獅蜥不太會去喝水盆內的水,所以水盆可以不用擺放,但必須每天噴水在飼養箱內以供其飲用。平時須有似沙漠之高溫環境,加溫石選擇可調整超過45℃以上之種類,另選用含高瓦數UVA之聚熱燈,定點之溫度達40℃以上甚至超過45℃亦可。鬃獅蜥為雜食性但較偏肉食的蜥蜴,故其排泄物味道頗重,底部墊材宜選用排水性與吸臭性最佳之核桃木碎屑,如此您的鬃獅蜥食慾與活動力會增加,再配合大量維他命、維他命D3與鈣粉等等,相信鬃獅蜥會活的很健康。鬃獅蜥算是蠻長壽的蜥蜴,如果飼養的好,它們可以活到十年以上。

  許多蜥蜴在幼體時的性別辨認上是相當困難的,鬃獅蜥也是一樣,幼體會在約一年以後達到性成熟;某些雄性的鬃獅蜥成體在繁殖期時下巴會變成黑色的,不過也並非所有的個體都是如此,所以最好是看尾巴的根部來辨認比較準確,雄性尾巴較粗大,且根部兩旁各有一塊突起物,而雌性個體的尾巴較細,而且根部的中間只有一塊突起,成體雌雄的辨認難度還算簡單。

  繁殖鬃獅蜥對於稍有飼養兩棲爬蟲基礎的人可說較容易,可同時數對以上混養亦可選擇1只雄鬃獅蜥搭配4∼5只雌鬃獅蜥混養。飼養8個月大後個體即可開始繁殖,首先注意調整日照時間為10小時,溫度為24℃∼27℃;夜間14小時,溫度16℃ 左右即可(因為鬃獅蜥有獨特的體溫控制機制,所以它們能忍受到10℃之低溫),此調整期為鬃獅蜥冬眠條件。12月初至2月中旬左右,亦可於10月中旬至1月中旬,降溫期間盡量減少或不要餵食,繁殖前3∼4星期調整正常日照加溫與食物供給,然後會漸漸出現繁殖前的行為舉止,包括雄鬃獅蜥互相侵略打鬥而雌鬃獅蜥展現交配前之溫柔平順,不久即會開始配對交配。此時對於雌鬃獅蜥的餵食應盡量豐富與營養,直到夏季未懷孕的雌鬃獅蜥是較豐腴。行為較明顯處為鬃獅蜥常挖掘數個洞穴以選擇其中之一為下蛋之處所,建議在籠舍內放置微濕的無菌沙土,供其掘蛋穴,切忌使用硬的基質否則可能導致生產失敗。下蛋時間多約在凌晨1:00∼6:00,此時雌鬃獅蜥幾乎都在洞內直到完全下完蛋,才會出來洞外,可視其腹部瞭解是否已完成下蛋,取蛋時必須特別小心撥開沙土一個一個取出,放入裝滿潮濕蛭石的盒子內,1/3蛋體露出蛭石2/3埋其中,之後就不可再移動蛋了,最後放入溫度調整為29℃之爬蟲專用孵蛋器,進行45∼80天不等之孵化期,視品種不同,例如Pogona barbata約70∼80天,Pogona henrylawsoni約45∼55天,Pogona vitticeps約 55∼75天。幾乎每窩蛋在第一隻鬃獅蜥孵出後,24小時內會全部孵化完成,但亦有少數長達4∼5天的例子,可能會有約15%∼25%的蛋不會孵化,最主要原因為初期取蛋與置蛋的工作疏失。雌鬃獅蜥大約有三年的高生產率,以後即會逐年下降直至衰竭死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1

主題

712

帖子

442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25
QQ
26#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6:27:18 | 只看該作者

王者蜥 Spiny-tailed Lizard


  王者蜥(飛蜥科,拉丁學名:Uromastyx)主要分佈於印度西北部經過阿拉伯半島直到北非之間的廣大區域中,所以在體型和體色的變化上差異很大。由於王者蜥主要棲息於高溫乾燥的沙漠地區,在飼養環境上自然要配合這種條件,底材以沙質為主,另外佈置一些枯木與大量岩塊供躲藏與攀爬。王者蜥特別喜歡躲在十分狹窄的巖縫中棲息,再以尾巴堵住巖縫洞口,這就是它們尾巴長滿棘刺的原因。

  王者蜥的智商可能是爬蟲中最高的,它們會主動與飼主接近,也會認人,每次它們歪著頭看著飼主的表情,可以看得出它們是有思想的。王者蜥體型適中,體色華麗,外貌又沒有一般蜥蜴的猙獰感,個性溫和。但是不可諱言的是,飼養和繁殖難度較高,死亡率也比一般蜥蜴高,特別是尼日王者蜥。王者蜥多數平常都很溫和,不過在繁殖期的鬥爭卻很激烈,會造成嚴重外傷,必須注意。

  王者蜥屬於日行性地棲型爬蟲,所以飼養箱不需要太高。最重要的是日照,王者蜥需要大量的日照,所以室外飼養最佳,在室內養就必須準備較強的UVB聚光燈,環境氣溫應保持在32∼38℃間王者蜥才能正常活動,可以算是最需要高溫的蜥蜴。夜間則需要讓溫度降到25∼28℃比較能夠充分休息。


王者蜥是很有魅力的品種,有16種加上5個亞種共計21種:
(下述品種沒有進口過的就沒有中文名稱)
U. acanthinura 中文:突尼西亞王者蜥
U. acanthinura nigerrimus 中文:摩洛哥王者蜥 (有紅黃兩個色系)
U. acanthinura cf. flavifasciata 中文:橫帶王者蜥
U. aegyptia 中文:埃及王者蜥
U. aegyptia microlepis 中文:敘利亞埃及王者蜥 (有少量進口過)
U. dispar (有進口過但中文名跟摩洛哥王者蜥重疊)
U. dispar maliensis 中文:馬裡王者蜥
U. ornata 中文:華麗王者蜥
U. ornata phibyi (沒進口過)

U. geyri 中文:尼日王者蜥 (2001年被獨立出來--共有紅黃兩個色系)

U. benti 中文:賓士王者蜥 (有另一種山地型彩虹賓士王者蜥)

U. macfadyeni 中文:索馬裡王者蜥

U. ocellata ocellata 中文:孔雀王者蜥

U. hardwickii 中文;印度王者蜥

U. thomasi 中文:湯馬氏王者蜥 (少量進口過)

U. alfredschmidti 中文:黑王者蜥 (少量進口過)

U. princeps (沒有進口過)

U. asmussi (沒有進口過)

U. loricata (沒有進口過)

U. occidentalis (沒有進口過)

U. leptieni (沒有進口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1

主題

712

帖子

442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25
QQ
27#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6:29:2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水龍 Chinese Water Dragon


  中國水龍(飛蜥科,拉丁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又名綠水龍、印尼水龍,分佈於中國南部、泰國東部、越南、柬埔寨、印度,棲息於潮濕的熱帶和 溫暖的森林。樹棲性,半水棲。全長60∼90厘米,成年的中國水龍擁有深至淺綠色,腹部呈現白或淺黃色。雄性頭部較為大而闊,背鰭較長。壽命10∼20年,性格十分溫馴,若能給與適當的照顧,可健康地成長。如果喜歡飼養溫馴和愛游泳的蜥蜴,中國水龍是理想的選擇。

  爬蟲市場上所見到的水龍主要有兩種:中國水龍P.cocincinus和澳洲水龍P.lesueurii兩種,雖然同屬還有其它1∼2種水龍,但是並未出現在市場上。以水龍而言,中國水龍受歡迎的程度高於澳洲水龍,或許是顏色較討喜的關係。兩種水龍的分佈地區不同,中國水龍分佈在中國和中南半島,澳洲水龍則分佈於澳洲東部,所以也被稱為東部水龍(Eastern Water dargon),但是習性和食性卻仍然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承受溫度的範圍大為不同,澳洲水龍可以承受0度以下的低溫,但無法長期忍受28度以上的高溫,個性比較穩重;而中國水龍則對20度以下的低溫很敏感,高溫的承受力卻很好,個性上比較膽怯。

  飼養環境以保持濕度為主要原則,以熱帶雨林的模式佈置,水龍都是日行性半水棲的爬蟲,底材可以樹皮屑混合無菌土鋪成,濕度保持80%以上,每天必須噴水2次以上才能保持高濕度,UVB也是必須的。另外不能或缺的當然就是一個大水盆,水龍很喜歡靜靜的坐在水中泡水。只要飼養箱夠大,水龍是可以多只雄性共養的。在食性上一樣是以昆蟲為主,蟋蟀、麵包蟲和小魚都是不錯的主食,蔬菜水果也可以餵食,成體還可以餵食乳鼠,維他命和鈣粉必須定期添加。

  雌雄的辨別在成體來說並不困難,雄性水龍的背上鬣棘發達,體型也比雌性大很多,股孔更加明顯,雄性中國水龍的胸部會出現橘色到黃色色澤,而雌性的斑紋一般都比較黯淡模糊。只要環境適合,水龍的繁殖並不困難,但是至少要兩歲或60厘米以上的個體比較適合繁殖。通常水龍不用經歷低溫期也能交配產卵,但是給它們兩個月左右的20∼23℃低溫期和每週一次的餵食,日照時間降至10小時以下,兩個月之後當溫度恢復正常時,雄性便會展開求偶行為。交配之後約兩個月雌性會在地面挖洞產卵,通常每次產卵約10顆左右。將卵放入孵蛋器中保持28∼30℃,約55∼70天可以孵化。幼體可以餵食螞蟻蟋蟀和小麵包蟲。只要環境合宜,水龍可以輕易活上10年以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1

主題

712

帖子

442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25
QQ
28#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6:31:51 | 只看該作者

澳洲水龍 Australian Water Dragon


澳洲水龍(飛蜥科,拉丁學名:Physignathus lesueurii)分佈於澳洲東部沿海區域,因此也被稱為東部水龍(Eastern Water dargon)。棲息於河流沿岸的樹林,日行性。全長70厘米左右,鬃狀鱗列沒有綠水龍長,但雄性仍很發達,呈雞冠狀。具有喉垂。在眼部後方位置上,有黑色帶狀條紋。在軀體至尾部間也有黑色帶紋。喉部下方至腹部間多呈橙紅色。以昆蟲、青蛙等小型動物或果實為食。卵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1

主題

712

帖子

442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25
QQ
29#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6:33:49 | 只看該作者

傘蜥 Frill-necked Lizard


  傘蜥(飛蜥科,拉丁學名:Chlamydosaurus kingii)又名澳洲斗篷蜥、褶傘蜥,分佈於澳洲北部,新幾內亞南部的乾燥草原、灌木叢及樹林中。全長60∼90厘米,長長細細的尾巴佔了身長的2/3,頸部四周長有舌骨所支撐的傘狀領圈皮膜,其色澤帶有令人炫目的亮彩,遇到外敵時會瞬間張開獨特的頸傘,並張大嘴巴,威懾力十足。幼體的領圈較小,隨成長而變大。屬中大型蜥蜴,體色由茶色到棕色到灰色甚至黑色都有,多半是區域性的變化。



  傘蜥不但容易飼養,個性也十分溫和而且活潑,是蜥蜴中少數最適合做為寵物的種類。不過同種間還是會有爭鬥,所以混養時要注意體形,不可相差太多。屬於日行性的樹棲型,因此飼養箱要以高度為主,底材可用書皮碎屑,多放置枯枝幹以供攀爬。UVB燈和水盆都是必須的設施。其在地面活動時,大多只利用後肢站立行走,有別於一般的蜥蜴。傘蜥通常是在遭到威脅或是驚嚇的情況下才會張開傘,因此一般馴養的傘蜥張傘的機會就會比較少見。其食量很大,食物則以昆蟲為主,蟋蟀、麵包蟲、蟑螂、甚至小老鼠都是不錯的食物,多數個體也會吃青菜、豆類、水果、魚肉、蝦仁等。



  在雌雄的判別上不是很容易,特別是在幼體階段,大致來說,成體的雄性體形比雌性大很多,頭部和頸傘也比較大,尾巴較細長,洩殖腔下方又會有凸起,體色比較鮮明。傘蜥卵生,在一年左右就會繁殖,不過最好養到兩年以上再繁殖比較安全,以免雌性體形過小造成卡蛋致死。在繁殖過程中讓它們經歷一段低溫乾燥的期間,可以促進交配行為,交配通常在地面進行,在自然環境中,雌性會將卵產在樹灌或樹洞中,而在人工繁殖時,需要事先準備供雌性產卵的土堆,每次產下10∼13顆卵,孵化溫度最好控制在27∼29℃之間,不要超過30℃,否則有可能造成胚胎死亡,約一個半月幼蜥會孵化出來。在正常的飼養狀態下,傘蜥的壽命是15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1

主題

712

帖子

442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25
QQ
30#
 樓主| 發表於 2015-8-3 16:36:12 | 只看該作者

飛蜥 Common Gliding Lizard


 飛蜥(飛蜥科,拉丁學名:Draco volans)已知約16種,分佈於南亞及東南亞;中國產裸耳飛蜥和斑飛蜥兩種,分佈於中國雲南、西藏、廣西和海南。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海拔700∼1500米的森林中,常在樹上活動,很少下到地面。

  飛蜥體側有由5∼7對延長的肋骨支持的翼膜。具發達的喉囊和三角形頸側囊。體長150毫米以下,尾長約為體長的1.5倍。在樹上爬行覓食時,翼膜像扇子一樣折向體側背方;在林間滑翔時,翼膜向外展開。滑翔可改變方向,但不能由低處飛向高處。以昆蟲為食。卵生,在地洞或樹洞內產卵,每產2∼5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登錄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手機版|Archiver|台灣宇雄國際生醫科技教育 ( 統一編號:83590066

GMT+8, 2024-11-22 23:00 , Processed in 0.172464 second(s), 22 queries , Apc On.

中西醫學 有聲文教 優質服務

© 2014-1-6 iPet ec愛沛特多媒體網訊製作行銷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