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台灣宇雄國際生醫科技教育---有聲文教出版

標題: 蜥蜴知識通 [打印本頁]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4:45
標題: 蜥蜴知識通
平原巨蜥 Savannah Monitor

平原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exanthematicus)又名草原巨蜥、西非巨蜥,分佈於非洲大陸西部至中部間,棲息於熱帶雨林及沙漠地帶,乾燥的環境,干季期間幾乎有大半年均處於休眠狀態,直至雨季來臨後才恢復活動。成體全長1.2∼1.6米,頭部比別的種類巨蜥要短小且寬,為正三角型。頸部和尾部較粗短,有一條天藍色細長開叉的舌頭,用於覓食和探路。身體粗狀,灰褐色,上有黃色或橙色圓錢狀斑點。四肢短小,每個足都有五個鋒利的爪,生性懶惰,攻擊性和防守性較差,全年多數都在休眠中度過,只有雨季時期開始活動,尋覓食物。

  平原巨蜥在巨蜥科中算是比較溫馴的一種,分佈範圍廣及非洲大陸上大部分國家,但是寵物市場上多數個體都是來自肯亞和坦桑尼亞。由於成體相當巨大,所以一般在爬蟲店中出售的絕大多數都是幼體。屬於日行性地棲蜥蜴。黃褐色的體色提供了良好的保護色,使得平原巨蜥得以在草原地區大量繁衍。

  在野外環境中平原巨蜥以各種小動物如鳥類、蛇類、小型哺乳類等為食,食量也很大,是典型的肉食動物,幼蜥則以昆蟲類為主食。在人工環境下可以餵食蟋蟀、麵包蟲和小鼠等。由於幼體成長快速,所以最好用三尺以上的飼養缸比較適合,非洲莽原的氣候通常是炎熱而乾燥,因此飼養缸的佈置也必須把握這兩個重點。雖然幼蜥體型也很巨大,但是還必須設置供躲藏的隱密處所。平原巨蜥也喜歡泡水,所以也必須設置水盆供它們飲用與浸泡。屬於較容易飼養的品種,雖然性情溫和,但始終具某程度上的攻擊性,和其它巨蜥一樣,當受驚時,它們是絕對有可能會對人作出鞭尾或猛咬等攻擊行為的。當然,在進食時不要觸摸它們。

  平原巨蜥的性別通常很難由外表來判別,以探針方式是比較準確的做法。但一般來說,雄性都大於雌性,但尾巴則較雌性為短,雌性的體型卻比較肥胖。雄性通常具有強烈的領域性,最好不要將雄性養在一起。當雌性需要產卵時,會在地上挖洞或使用白蟻塚。雌性可以保存精子至數月之久,所以交配一次後可以生幾胎都不需再交配。雌蜥每次可以產下20∼50顆軟殼的蛋,大多數在春天孵化,也算是十分多產的蜥蜴類。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4:49
標題: 綠鬣蜥 Green Iguana

綠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Iguana iguana)原產於中南美洲墨西哥至巴拉圭等國的熱帶雨林,性情溫順,體長一般在90∼150厘米,最大體長可達2.2
米。主體色為綠色,軀幹偶爾會有不規則黃斑,體側有黑色豎紋直至尾端。眼大。鼓膜裸露體表。背頸部生較多圓錐狀鱗。從背部至尾部有一行梳狀鬣鱗。喉下有大的喉扇,被刺激時張開。尾長可再生,同時也是它危險時自衛的武器。綠鬣蜥在樹上生活,反應敏捷,奔跑速度相當快,在水裡也可以游的很好。

  綠鬣蜥被人們作為蜥蜴類寵物的首選是因為它的一些生物特性:易飼養,無臭味,病害少,體型大,觀賞價值高。飼養綠鬣蜥一般採用封閉陸生樹棲動物飼養箱,兩側用金屬紗網封閉以便通風;採用水銀射燈加溫和取光,因為綠鬣蜥喜歡趴伏於植物上曬陽,所以水銀射燈宜置於植物上方。飼養綠鬣蜥宜採用恆溫方式,常年控溫16℃∼32℃之間(24℃∼27℃最佳)。

  在野外,綠鬣蜥主要是棲息於鄰近溪流的森林樹冠層,所以在飼養環境上,水盆是不可缺少的設備。外皮十分堅韌,不易受傷,但必須注意保溫燈具的距離,經常發生燙傷的意外。另外最好能在箱中提供樹枝,讓綠鬣蜥可以攀爬,樹枝要比綠鬣蜥的身體粗一點,將樹枝在箱內沿對角線擺放。超長的尾巴在危急時也會自行斷落以自保,所以,在把玩時要小心尾巴。雖然斷落的尾巴會再生,不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但是新生的尾巴沒有原來的長,也不如原來的漂亮。

  綠鬣蜥是素食性動物,在自然情況下它們只吃植物的葉子和花。但是不幸的是在人工飼養的情況下,綠鬣蜥根本吃不到它們在自然界吃的食物。所以我們必須提供足夠的和正確的食物給它們,以保證它們健康的成長而不會得病。在提供食物時一定要注意食物的多樣性,那樣綠鬣蜥才能得到均衡的營養,如果長期餵食單一的食物,綠鬣蜥很容易由於營養失調而生病,例如缺鈣。所以提供正確的食物在飼養中非常重要。在爬蟲學中普遍認為幼年的綠鬣蜥和成年的綠鬣蜥吃同樣的食物。
下面這種比例來飼養iguana很有效:30%∼70%的固體蔬菜;30%∼70%的葉類蔬菜;15%的水果;0∼10%的穀類。問題的關鍵是哪些蔬菜才是有營養,實際上餵食不正確的食物是在飼養綠鬣蜥時的頭號殺手。要切記要為你的綠鬣蜥有規律地提供盡量多種類的食物,以確保它們的健康(最好能提供10種不同的食物)。

  雄性綠鬣蜥後腿內側有股孔,頸部的肉垂遠大於雌性,耳孔下方還有著一個特大的圓形鱗片也是遠大於雌性。交配是在樹上進行,懷孕的雌蜥會將卵產於地上挖出的洞穴中,掩蓋覆土後就不會再理會卵窩,因此孵化的幼蜥從小就得自力更生。不過雌蜥有時會多掘幾個洞穴以擾亂掠食者的注意。綠鬣蜥產卵數量很大,經常一窩可以產下30∼50顆卵,經過75∼90天可以孵化。初生幼蜥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成年。如果飼養正確,綠鬣蜥可以活10年以上。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4:52
標題: 地鬣蜥 Land Iguana

地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Conolophus subcristatus)原產於加拉帕戈斯群島,地棲型,通常在內陸地區掘穴棲居。以植物為食,尤喜食仙人掌,此外亦捕食昆蟲或螃蟹。成年體長1.1米左右,與海鬣蜥相比,本種吻部較尖,尾部斷面渾圓,並未側扁。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4:55
標題: 海鬣蜥 Marine Iguana

海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Amblyrhynchus cristatus)原產於加拉帕戈斯群島,是世界上唯一能適應海洋生活的鬣蜥。它們和魚類一樣,能在海裡自由自在地游弋。它們喝海水,吃海藻及其它水生植物。成年雄性平均體長約為1.3米,成年雌性平均體長約為0.6米;體重在1.5∼5公斤左右。頭部上方長有瘤狀突起。此外,尾部呈側扁狀,可適應海中游泳的需求。海鬣蜥有數個亞種,只有胡德島的軀體上有紅色斑紋。

  海鬣蜥尾巴的長度幾乎等於軀幹的兩倍,在游泳的時候,長長的尾巴能夠給它足夠的動力。海鬣蜥經常沿著海島的海岸線尋找被海水沖上沙灘的海草、甲殼類動物。海邊的礁石上附著的各種軟體動物,也是海鬣蜥的美味。海鬣蜥還經常下海去捕食。海鬣蜥吃食海藻的時候會攝入超量的鹽分,不過,海鬣蜥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將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海鬣蜥的鼻子裡有一個特殊的部分叫作鹽腺,它可以在咀嚼過程中,將嘴裡食物中過量的鹽分分離出來,然後排出體外。所以,有的時候,人們看到海鬣蜥在打噴嚏,噴出白色的晶體,實際上是在泌鹽。

  海鬣蜥還具有一些有趣的生理特點。例如,在它們的鼻子與眼睛之間有兩個腺,這兩個腺能夠按一定週期把體內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但最有趣的是,這種爬行動物能自動調節心律。下潛時,心律減慢;升到水面時,心律加快。在預感到鯊魚即將來臨時,能立即停止心臟跳動,使敵人不易發現它們。科學家們曾做過這樣有趣的試驗:在一隻海鬣蜥身上安裝一個微型遙控探測器,然後把它放進海裡。當科學家從遠方向它發出危險信號時,它立即停止心臟跳動,停跳時間竟長達45分鐘。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4:58
標題: 海帆蜥 Helmeted Iguana

  海帆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Corytophanes cristatus)又名麗冠蜥,分佈於墨西哥至哥倫比亞之間,棲息於熱帶雨林,樹棲性。在地面活動時用後肢行走。成體長35厘米左右,頭頂部極為平滑,位於頭部後方宛如頭巾般的皮膚構造,可從頭部延伸至背部正中央的鬃狀突起。遭遇外敵時,會先將其上半身略為抬起,並低頭張開頭巾和鼓漲喉部,使身體因而膨脹,以達到恐嚇的目的。

  海帆蜥屬於鬣蜥科的一員,與綠鬣蜥、犀牛鬣蜥、刺尾鬣蜥、斐濟鬣蜥等同科,不但有一般鬣蜥所有的下巴肉垂和背脊上的鬣鱗外,其中最特別的就是頭上的冠,很像船帆而且可以隨意伸縮,這也是其它鬣蜥所沒有的特徵。尾巴是體長的兩倍。海帆蜥也是典型的日行性樹棲蜥蜴,平日多在直立的樹幹上或是灌木叢中活動,距離地面的高度並不高。在所有鬣蜥科成員中,海帆蜥算是比較溫和文靜的一種。

  飼養的方式類似雙冠蜥,只是海帆蜥不需要大量的水。食物以節肢動物、昆蟲、小鼠、蚯蚓等為主,同時也需要添加維他命和鈣粉。飲水盆必須準備,最好還要每天噴水2∼3次以保持較高的濕度。雌雄辨別較容易,雌性的頭冠比較小,股孔也較不明顯。雌性每窩產下6∼10顆蛋,大約60∼75天可以孵化,不過海帆蜥的繁殖難度頗高,因此成功的繁殖記錄非常稀少,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5:01
標題: 錐頭蜥 Casquehead Iguana

  錐頭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Crotaphytus collaris)又名玉米蜥,分佈於危地馬拉、尼加拉瓜、墨西哥,棲息於熱帶雨林。樹棲。成體長60∼70厘米,本種所具有的細長體型,四肢和尾部等特徵,均為適應樹棲生活所致。頭後部長有類似鳥帽的細長狀突起。因周圍有鋸齒狀的大型鱗片,使其外緣顯得較為不平整。成體體色以鮮綠色為主,但幼體體色相對較暗淡。以昆蟲為食。卵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5:05
標題: 安樂蜥 Green Anole

安樂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Anolis carolinensis)生活在南、北美洲溫暖的地區,其中在加勒比海地區為最多,是一種大型樹蜥,約有250種組成一個安樂蜥屬。安樂蜥的樣子跟常見的壁虎差不多,有著尖銳的爪子,寬大的趾。在它們的趾墊上長著很多細小的鉤子,這使它們能夠在非常光滑的物體表面爬行自如。安樂蜥的身體長度在12∼45厘米左右,雄性安樂蜥帶有粉色的喉扇,而雌性則沒有。安樂蜥的身體像變色龍一樣可以改變顏色,但它們沒有變色龍變得那麼棒。因此,人們管它們叫作「假變色龍」。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5:08
標題: 雙冠蜥 Plumed Basilisk

  雙冠蜥是標準的熱帶雨林動物,需要高溫多濕的環境,由於它們多棲息在瀕河的樹木上,因此環境的濕度非常高,可以達到75%∼100%,在人工環境中飼養,濕度控制就成為最重要的關鍵。雖然只要條件適合,雙冠蜥的飼養難度並不高,不過因為它們生性比較膽怯,容易受驚嚇,與飼主的互動程度也比較低,所以並不適合喜歡把玩寵物的人飼養。

  雙冠蜥喜歡棲息在河岸的樹木上,遇到威脅可以立刻跳進水中水遁,它們在地面上多以後肢奔跑,由於體重輕,後肢粗壯發達,後腳掌不但特大,而且腳底有特殊的鱗片可以發揮滑水板的作用,使得雙冠蜥可以在水面上奔跑很長的距離,然後才沉入水中快速游離危險,所以在飼養環境上應該盡量符合這個特點。與水龍的飼養環境很類似。

  雙冠蜥是典型的日行性樹棲型蜥蜴,飼養缸以高度為主,設置枝幹和綠色盆栽,底部可以放置較大的水盆,底材可用樹皮屑或無菌土,UVB加溫燈也是必需的設備。由於雄性的領域性頗強,不能有兩隻雄性共處一缸。在食性上屬於蟲食性,可以餵食蟋蟀、麵包蟲、小鼠、小魚。在野外雙冠蜥有時是會捕食魚類的。

  成體在雌雄的辨別上並不困難,雄性體型較大,又擁有頭冠和背鰭尾鰭,不過在繁殖上難度比較高,最主要就是在於濕度的控制上,其他如日照時間和溫度也都要配合得當。像棕雙冠蜥就需要更高的濕度。將雄性和雌性分開飼養一段時間可以增加成功交配的機率。在成功交配後約4∼6周,雌性會在地面掘洞產卵,每窩可產15∼17顆軟殼蛋,每季可以產卵4∼5次之多,可以算是多產蜥蜴。

  孵化溫度應保持在28℃∼29℃,約8∼10周可以孵化,孵化後的幼體最好留在孵蛋器中直到卵囊吸收後才移到個別飼養缸中。幼蜥在一年半到兩年之間可以成熟,不過雄性在六個月左右就會出現爭鬥,最好分開飼養。幼蜥還有一種獨特的避敵絕技,就是裝死,這在其它蜥蜴並不多見。如果飼養得當,雙冠蜥可以活上15∼20年之久。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5:11
標題: 褐冠蜥 Common Basilisk

褐冠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Basiliscus basiliscus)分佈於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等,棲息於熱帶雨林,尤以河川附近區域居多。樹棲型。成體長80厘米左右,腹部鱗片未呈芒狀。雄性成體的頭上長有雞冠狀突起,背部中央位置亦有鬃狀帆背。以昆蟲或蜥蜴等小型動物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5:15
標題: 芒腹冠蜥 Brown Basilisk

芒腹冠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Basiliscus vittatus)原產於中美洲的熱帶雨林,樹棲型。全長60∼70厘米,雄性成體頭上的雞冠狀突起十分發達,多半會比褐冠蜥大。成體體色以暗茶色為主,體側上有一條明亮的縱向條紋。以昆蟲或蜥蜴等小型動物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5:18
標題: 角蟾蜥 Horned Lizard

  角蟾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Phrynosoma coronatum)又名海岸角蜥、冠角蜥、冠狀角蜥、短角蜥,分佈於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在分佈地內有6個亞種。地棲性,棲息於多岩石的沙漠。成體長7∼13厘米,外表似乎很粗糙,但其實是光滑的。其頭部、背部及兩側都有尖棘。當受到騷擾時,它們可以從眼睛噴出血液作為抵禦。

  飼養時可選用較闊而矮的飼養箱,因為它們不太喜歡向上爬 (例如:訂製木櫃,玻璃飼養箱)。墊底物砂礫,幼沙 (例如:爬蟲沙,鈣沙)因為它們喜歡掘洞,所以墊底物的厚度應該最小5∼10厘米。日行性,12∼14小時直接陽光照射,或紫外光照明設備 (例如:紫外光管 5.0,強力紫外光燈)。濕度30%∼40%。躲藏處可採用人工洞穴 (例如:樹洞,發熱洞穴)等。蟲食性,主食螞蟻。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5:24
標題: 巖針蜥 Crevice Spiny Lizard

 巖針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Sceloporus poinsetti)又名黑領強稜蜥,分佈於美國南部,棲息於乾燥岩石區。日行性,地棲。成體長21∼28厘米,體型較大,鱗甲粗糙,有一個明顯的「領圈」,周圍鑲以白邊,尾部有清晰的暗黑色橫紋。體色褐橄欖色至微紅色。喉部和腹部綴有藍色的碎片,但雌性沒有。幼體和雌體有更多清晰的橫紋。卵胎生,於六月至七月間,產下7∼11只幼體。巖針蜥躲入石塊和巖縫時動作很快,它們捕食昆蟲,偶爾也會吃被風吹落的花葉。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5:27
標題: 孔雀針蜥 Emerald Swift

孔雀針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Sceloporus malachiticus)分佈於中美洲,棲息於森林或濕原巖區。日行性,地棲。成體長19∼26厘米,頭部兩側具有項圈狀斑紋。體色會隨身體狀況而變化。雌蜥以茶色為主,雄性呈綠金屬光澤。以昆蟲,花果為食。卵胎生,交尾後經3∼4個月懷孕期產下3∼5只幼體。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5:29
標題: 斐濟鬣蜥 Fiji Banded Iguana

 斐濟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Brachylophus fasciatus)原產於斐濟和東加群島,棲息於海岸及低地雨林區。體長58∼61厘米。由於數量十分稀少瀕臨絕種的邊緣,因此被列為CITES I的保育類。共有兩個種類,一種是數量較多分佈也較廣的斐濟帶紋鬣蜥(B.fasciatus),另一種則是只分佈在斐濟群島主島西部小區域的斐濟大鬣蜥Fiji Crested Iguana(B. vitiensis)。

  斐濟帶紋鬣蜥和斐濟大鬣蜥的區別主要在於條紋的寬窄,前者的條紋很寬且顏色為灰藍色;後者的條紋很細顏色為白色。同時斐濟帶紋鬣蜥體型比較小,背上的鱗鬣也比較細小,斐濟大鬣蜥體型至少要大上10厘米,背上的鱗鬣呈現黑色而且比較粗大。此外,斐濟帶紋鬣蜥雌雄異色,雄性才具有帶紋,雌性並沒有;而斐濟大鬣蜥則是雌雄同色,雌雄只能依賴股孔來判別。兩個種類都具有類似守宮的變色能力。在寵物市場上斐濟鬣蜥屬於能見度最低的蜥蜴,不過印尼的爬蟲繁殖場已經著手進行商業化的繁殖,不久的將來這種夢幻鬣蜥應該會逐步出現在市場上。

  斐濟鬣蜥屬於日行性的樹棲型蜥蜴,適溫25∼33℃,習性與綠鬣蜥十分類似,但是更傾向以果實為主食,以各種昆蟲類為輔食。它們不太飲用靜止的水,主要以葉片上的露水解渴,所以保持高濕度的環境對它們來說是很重要的。飼養箱需要以高度為主,由於它們不適合群居,因此在幼蜥階段以單獨飼養較好,成蜥則成對飼養較好。雌性每窩可產3∼7顆卵,大約需要五個月的時間才能孵化。幼蜥的飼養難度不高,以類似成蜥的方式飼養就可以養得很好。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5:31
標題: 刺尾鬣蜥 Spiny-tailed Iguana

  刺尾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Ctenosaura similis)又名黑鬣蜥,分佈於中美洲(墨西哥至巴拿馬間),棲息於多巖區域,日行性,地棲型,亦擅長攀木。體長1米左右,成體是以灰色為底色,具有黑色橫紋。在幼體階段時,體色則以綠色為主。此外,尾部覆有棘狀大型鱗片,鱗列間另有至少1列以上的小鱗片。本種為草食傾向較強的雜食性鬣蜥,唯幼體的食餌中,反以肉食的比例較高。

  Ctenosaura屬的鬣蜥共有十四種之多,幾乎全部分佈在中美洲各國,尤其以墨西哥分佈最多種類。它們的共同特徵就是長滿棘刺的尾巴。其中以C.similis在寵物市場最為常見,因為在原產地已經有大規模的商業繁殖。而刺尾鬣蜥本身也有兩個亞種C.s.similis和C.s.multipunctata,但是一般在市場上並未加以區分。

  刺尾鬣蜥比綠鬣蜥更具攻擊性,需要比較長時間的馴養,所以比較不適合新手或是有幼童的家庭飼養。由幼體馴養比較容易。幼年期偏向蟲食性,也比較傾向在樹上活動,成體則轉變為草食性,也比較傾向地棲性。所以在飼養時最好鋪設較厚的底材供它們挖掘,同時也要佈置枯枝給它們攀爬。水盆是不可少的。刺尾鬣蜥基本上很容易飼養,只是空間要足夠。它們曬太陽的時間很長,因此UV燈光也不能少。隨著成長,體色轉趨黯淡,有些個體甚至通體漆黑,因此刺尾鬣蜥也叫黑鬣蜥。由於雌性和雄性都具有很強的地域性,所以它們是以單獨飼養最為理想。

  雌雄辨別與綠鬣蜥相同,雄性大腿內側會出現較凸出的股孔,下顎的肉垂也比較大。雌性每次可產卵20∼30顆,算是多產的蜥蜴,經過大約90天蛋便孵化。初生幼體全長約在15厘米左右,可以麵包蟲、蟋蟀、小鼠餵食,綠鬣蜥或巨蜥飼料營養比較均衡。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5:35
標題: 犀牛鬣蜥 Rhinoceros Iguana

  犀牛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Cyclura cornuta)分佈於西印度群島,棲息於乾燥多巖灌木林區,日行性,地棲。因其鼻子上的三隻角類似犀牛角而得名。成體長1米左右,成體以灰色為底色,具有黑色橫紋。在幼年階段,體色則以綠色為主。此外,尾部覆蓋有棘狀大型鱗片。鱗列間另有至少1列以上的小型鱗片。擅長攀木。敵人靠近時,會立刻鑽入岩石中躲藏。若無處可躲時,會以猛衝的方式逃開。本種為草食性較強的雜食性鬣蜥。在幼體的飼養中以肉食為主。

  犀牛鬣蜥是很聰明又很容易馴養的鬣蜥,不會像綠鬣蜥一樣難以捉摸。可以80%植物與20%水果飼養。適溫20∼30℃。底材以粗砂或樹皮為主,需要大量日照,維他命與鈣粉的補充也很重要。犀牛鬣蜥的繁殖季節配合雨季開始,大約是在每年的四月份,繁殖期只有2∼3周,懷孕的雌性會挖掘長達一公尺的洞穴將卵產於洞穴底部,再將它們掩埋。每窩可產5∼20顆蛋,通常是在6∼8月間產卵。卵的孵化溫度約在28.5∼31℃之間,約160∼185天可以孵化。初生幼體就有15∼18厘米長,也很活潑,體格強健,不容易拒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5:45
標題: 古巴鬣蜥 Cuban Rock Iguana

古巴鬣蜥,又稱古巴綠鬣蜥,是最大的一種岩鬣蜥,個別雄性個體全長可達1.6米。主要種群分佈在古巴,部分生活波多黎各島、開曼群島的小開曼島和開曼布拉克。古巴鬣蜥主要是草食性的,包括葉子、花和果實,偶爾吃鳥、魚、蟹和腐屍。

形態特徵
古巴鬣蜥頭體長32-54釐米,尾長37-46釐米。雄性明顯大於雌性。
雄性古巴鬣蜥的皮膚顏色多為暗灰色磚紅色,而雌性皮膚顏色多為橄欖綠色帶深色條紋。古巴鬣蜥有卓越的視覺和檢測的形狀和運動的能力,能夠看到紫外線的波長,但是它在低光下視力差。

習性
古巴鬣蜥棲息於沿海石灰岩地區和灌木叢中,白天活動,主要是草食性的,包括葉子、花和果實,偶爾吃鳥、魚、蟹和腐屍。行走緩慢,可以短距離快跑,會游泳。未成年的古巴鬣蜥是群居、樹棲的,成年後獨自生活,雄性會有很強的領地性,對入侵者有強烈的攻擊性。

繁殖
古巴鬣蜥是一夫多妻制的,通常在5-7月間繁殖,每次產卵7-30枚,孵化期14-20天。古巴鬣蜥2-3歲性成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5:47
標題: 藍巖鬣蜥 Cayman Blue Iguana

 藍巖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Cyclura nubila lewisi)原產於開曼群島,棲息於乾燥多巖灌木林區。體長130∼150厘米,開曼群島的特有種,古巴鬣蜥C.n.nubila的亞種之一,另一個亞種就是體型較小的開曼鬣蜥C.n.caymanensis。目前市面上的藍巖鬣蜥絕大多數是藍巖鬣蜥與開曼鬣蜥的雜交種或是古巴鬣蜥,因此價格也比較低。純種的藍巖鬣蜥都已經全數交由復育單位繁殖並建立基因庫了。

  由於鬣蜥科的蜥蜴生活習性都大致相同,因此都可以用飼養綠鬣蜥的方式來飼養藍巖鬣蜥,難度不高,只是巖鬣蜥屬都是屬於地棲性,與綠鬣蜥的樹棲性不同而已。在食性上都是以植物性食料為主,在幼體階段可以偶爾餵食昆蟲等動物性食餌,隨成長而逐漸轉變為全素食蜥蜴。但是最新的研究顯示,鬣蜥科的蜥蜴都可以完全不需要動物性蛋白質,百分之百依賴植物和水果維生。不過藍巖鬣蜥體型壯碩,成長緩慢,幼體成長到成體需要5∼9年的時間,當然壽命也就相對很長,通常都可以達到40∼50年甚至更久。

  藍巖鬣蜥棲息地接近赤道,陽光一年四季都很強烈,使得它們對紫外線的需求很高,每天日照的時間也十分長,所以在人工飼養時,最好養在室外才能提供直射的自然陽光,在室內飼養時,就必須使用大量的UVB燈光。但是藍巖鬣蜥的溫度適應力很高,可以忍受高達49℃低達10℃的氣溫。它們雖然性情比較溫和,但是彼此間爭鬥難免,所以最好是單獨飼養,只有到繁殖期時才混養。整體來說,藍巖鬣蜥比犀牛鬣蜥甚至是綠鬣蜥都更容易馴養。雌雄的辨別也與綠鬣蜥差不多,雄性棘刺和肉垂都比較大,體色泛藍,雌性通常為棕色。雌性每窩可以產下12∼20顆蛋不等,依體型大小而定,雌性會長期看守產卵的窩。

  總括來說,巖鬣蜥屬各亞種應該算是所有蜥蜴類中最稀少也最瀕臨絕種威脅的一屬,正如同恐龍一樣,如果沒有人類的復育協助,可能在五年內所有的巖鬣蜥野生族群都將滅絕。所幸目前市場上的藍巖鬣蜥都是美國業者所繁殖出的幼體,對國際保育並不至於產生影響。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5:49
標題: 沙漠鬣蜥 Desert Iguana

  沙漠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Dipsosaurus dorsalis)分佈於北美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棲息於長有矮木或多巖草稀的沙漠地帶。地棲性,多生活在地表洞穴附近。日行性,體溫偏高。雖以草食為主,偶爾也會捕食昆蟲。體長30∼40厘米,4∼5月間交尾,此時,成體的腹側部會呈現出粉紅色光澤。6∼8月產卵,每胎可產3∼8顆卵,8∼9月即可孵化。依產地不同,分為3個亞種。

  由於它們體內的水份循環很緩慢,所以可以承受很高的溫度和很乾燥的環境,行動迅速敏捷,是很機警的蜥蜴,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立刻躲避。在飼養上要把握乾燥與高溫的原則,底材以爬蟲沙最適合,以PVC管或是石塊堆出地洞供它們棲息,照明和溫度以UVB燈來提供最為適合,燈下溫度可以高達45∼50℃,平均缸溫可以保持在28∼32℃之間,水盆可以不要,但是必須注意它們進食狀況,沒有進食的個體很容易脫水,所以偶爾噴噴水也是比較保險的做法。沙漠鬣蜥屬於雜食性,但是偏向素食為主,日常食物以一般綠色葉菜為主,花朵種子等也可以供應,幼體也可以每週固定餵食麵包蟲或蟋蟀1∼2次,成體餵食蟲類的次數可以減少。

  雖然沙漠鬣蜥可以群養,但是雄性的地域性還是很強,特別是在3∼6月之間的繁殖期,雄性間的爭鬥難以避免,雖不至於造成死亡,但是因為它們的尾巴長達身體的1.5倍,被咬斷的情形還是很常見,最好是只養一隻雄性。

  雄性沙漠鬣蜥的尾巴根部較粗大,也會出現很明顯的股孔,它們會用股孔的分泌物來標示領土範圍及顯示身份,雌性就沒有這種構造。通常沙漠鬣蜥在三月間由冬眠中甦醒後就會進行交配,雌性通常在五月間產卵,每次產下2∼9顆蛋,在27.5∼29.5℃之間大約6∼8周可以孵化。幼體可以餵食與成體相同的食物,當然食物體積要小一點。經過3∼5年的養成就可以繁殖。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00
標題: 沙巴變色蜥 Saban Anole Lizard

  沙巴變色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Anolis sabanus)分佈於沙巴島(小安地列斯群島),棲息於乾燥巖區,樹棲型,日行性。全長12厘米,背部以灰白為底色,具有黑色水滴狀斑紋。喉部呈淡黃色,背部中央並無鬃狀鱗列。以昆蟲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03
標題: 古巴變色蜥 Cuban Knight Anole

  古巴變色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Anolis sabanus)原產於古巴,棲息於森林或果樹園中,樹棲型,日行性。全長30∼50厘米,以大型昆蟲或其他樹棲型蜥蜴為食。是此屬中體形最大的種類,因頭呈骨質話現象,看起來十分生硬。口鼻細長成梭型,喉垂處呈粉紅色,眼睛下方以及肩部有黃白色條紋,身上有小粒狀鱗列,尾部略為側扁,體為亮綠色,又會轉變為毫無光澤的灰褐色。

  古巴變色蜥喜好日陰處,行動並不敏捷,被敵人追趕時會逃至樹冠,尤其是遇到蛇等天敵太靠近它時,它會採取防禦狀態,撐起喉垂張口還擊。飼養時多栽植些寬葉植物,定時用噴霧器淋水,它可以飲用葉片上的水,白天溫度25∼30℃,晚上20℃。活動慢,捕捉時可以抓頭,但有強壯的下顎記憶尖利的牙齒。夏季為繁殖期,幼體頭部渾圓,配上大眼睛,看起來不似此種,所以常被誤認。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17
標題: 古巴變色蜥 Cuban Knight Anole

牙買加變色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Anolis garmani)棲息於森林中,樹棲型,日行性,行動極為敏捷,個性較為粗暴,一旦接近就會立即張口威赫或咬人。以昆蟲為食。全長20∼25厘米,背部中央覆有鬃狀鱗列。體色可由祖母綠轉變為黑色,有時身上會出現斜紋或斑點。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19
標題: 紋面彈簧蜥 Jewelled Curly-tailed Lizard

 紋面彈簧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Leiocephalus personatus)又名珠寶卷尾蜥,分佈於西印度群島。棲息於森林邊緣、草地、海岸,地棲,日行性。處於興奮狀態或奔逃時,尾部如彈簧般捲曲,並高舉於身體上方,因此得名。全長15∼27厘米,雄蜥的眼部上具有黑色條紋,四肢呈綠色。背部以紅色為底色,並布有許多白色斑點,雌蜥的體色則以褐色為主。以昆蟲為食,卵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22
標題: 海地彈簧蜥 Haitian Curly-tailed Lizard

 海地彈簧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學名:Leiocephalus personatus scalaris)又名海地捲尾蜥,分佈在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全長約25厘米。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25
標題: 鬃獅蜥 Bearded Dragon

  鬃獅蜥(飛蜥科,拉丁學名:Pogona vitticeps)分佈於澳洲中、東部內陸,棲息於乾燥森林及沙漠,半樹棲型,日行性。全長約30∼55厘米,體型粗壯且相當扁平,頭部大呈三角形,外耳孔明顯,頭部後面、頸部背面和喉部有大型棘刺狀鱗片,體側有一列規則排列的圓錐狀的棘刺狀突起。身體背部為黃褐色、黃色或紅褐色,上有兩列深褐色不規則的斑紋。當遭受威脅時,這種蜥蜴會以張開嘴及將帶刺的咽喉膨大作展示動作,故其中文名即由此而來。

  鬃獅蜥在世界各地都是最具知名度的寵物蜥蜴之一,其普及度幾乎和綠鬣蜥一樣。然而在狹小的居家空間中,有的人會覺得綠鬣蜥體型過大,鬃獅蜥不僅體型適中,個性溫和,不像綠鬣蜥那麼難以捉摸,加上容易適應人工的飼養環境,所以鬃獅蜥成為了都市人與初學者最佳的入門寵物。一隻體質強健且適應與人相處的鬃獅蜥進食行為積極,很能接受人類的擁抱及撫摸,抓出來之後往往會攀附在飼主的手上或肩膀上,所以如果常常與它接觸、把玩的話,鬃獅蜥會成為相當溫馴的最佳爬蟲寵物,不過,人工飼養下的鬃獅蜥往往會因為餵食頻繁與營養的過剩,就會出現肥胖的情形,此外,因為是居住在乾燥的草原或沙漠中,所以環境也必須保持在較高溫低濕度的環境。

  鬃獅蜥的食性屬於雜食性,不過比較偏向於肉食性,一些蜥蜴萬能飼料如蟋蟀、麵包蟲、超級麥皮蟲、蚱蜢等等昆蟲它都照單全收,肉食比重在日常攝取量佔了三分之二,當然也會攝取一些蔬菜水果,占日常攝取量的三分之一;幼體餵食的頻度要比較高些,約每天2∼3次,成體兩天喂一次即可,可以餵食兩次蟋蟀之後,第三次餵食蔬菜,也有人在飼養時以肉食為主,但這樣會造成營養攝取的不均衡。

  在底材的選用方面,以爬蟲鈣沙、爬蟲沙或爬蟲沙混合無菌土最佳,木屑或樹皮屑等底材最好不要使用。鬃獅蜥有很強的領域性,所以飼養成蜥的話空間就必須大些,而且一個空間不要養兩隻以上的雄蜥,另外,在群養時體型相互不要相差太懸殊,不然較小的個體可能因為搶食不過優勢個體而產生壓力,最後導致死亡。鬃獅蜥不太會去喝水盆內的水,所以水盆可以不用擺放,但必須每天噴水在飼養箱內以供其飲用。平時須有似沙漠之高溫環境,加溫石選擇可調整超過45℃以上之種類,另選用含高瓦數UVA之聚熱燈,定點之溫度達40℃以上甚至超過45℃亦可。鬃獅蜥為雜食性但較偏肉食的蜥蜴,故其排泄物味道頗重,底部墊材宜選用排水性與吸臭性最佳之核桃木碎屑,如此您的鬃獅蜥食慾與活動力會增加,再配合大量維他命、維他命D3與鈣粉等等,相信鬃獅蜥會活的很健康。鬃獅蜥算是蠻長壽的蜥蜴,如果飼養的好,它們可以活到十年以上。

  許多蜥蜴在幼體時的性別辨認上是相當困難的,鬃獅蜥也是一樣,幼體會在約一年以後達到性成熟;某些雄性的鬃獅蜥成體在繁殖期時下巴會變成黑色的,不過也並非所有的個體都是如此,所以最好是看尾巴的根部來辨認比較準確,雄性尾巴較粗大,且根部兩旁各有一塊突起物,而雌性個體的尾巴較細,而且根部的中間只有一塊突起,成體雌雄的辨認難度還算簡單。

  繁殖鬃獅蜥對於稍有飼養兩棲爬蟲基礎的人可說較容易,可同時數對以上混養亦可選擇1只雄鬃獅蜥搭配4∼5只雌鬃獅蜥混養。飼養8個月大後個體即可開始繁殖,首先注意調整日照時間為10小時,溫度為24℃∼27℃;夜間14小時,溫度16℃ 左右即可(因為鬃獅蜥有獨特的體溫控制機制,所以它們能忍受到10℃之低溫),此調整期為鬃獅蜥冬眠條件。12月初至2月中旬左右,亦可於10月中旬至1月中旬,降溫期間盡量減少或不要餵食,繁殖前3∼4星期調整正常日照加溫與食物供給,然後會漸漸出現繁殖前的行為舉止,包括雄鬃獅蜥互相侵略打鬥而雌鬃獅蜥展現交配前之溫柔平順,不久即會開始配對交配。此時對於雌鬃獅蜥的餵食應盡量豐富與營養,直到夏季未懷孕的雌鬃獅蜥是較豐腴。行為較明顯處為鬃獅蜥常挖掘數個洞穴以選擇其中之一為下蛋之處所,建議在籠舍內放置微濕的無菌沙土,供其掘蛋穴,切忌使用硬的基質否則可能導致生產失敗。下蛋時間多約在凌晨1:00∼6:00,此時雌鬃獅蜥幾乎都在洞內直到完全下完蛋,才會出來洞外,可視其腹部瞭解是否已完成下蛋,取蛋時必須特別小心撥開沙土一個一個取出,放入裝滿潮濕蛭石的盒子內,1/3蛋體露出蛭石2/3埋其中,之後就不可再移動蛋了,最後放入溫度調整為29℃之爬蟲專用孵蛋器,進行45∼80天不等之孵化期,視品種不同,例如Pogona barbata約70∼80天,Pogona henrylawsoni約45∼55天,Pogona vitticeps約 55∼75天。幾乎每窩蛋在第一隻鬃獅蜥孵出後,24小時內會全部孵化完成,但亦有少數長達4∼5天的例子,可能會有約15%∼25%的蛋不會孵化,最主要原因為初期取蛋與置蛋的工作疏失。雌鬃獅蜥大約有三年的高生產率,以後即會逐年下降直至衰竭死亡。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27
標題: 王者蜥 Spiny-tailed Lizard

  王者蜥(飛蜥科,拉丁學名:Uromastyx)主要分佈於印度西北部經過阿拉伯半島直到北非之間的廣大區域中,所以在體型和體色的變化上差異很大。由於王者蜥主要棲息於高溫乾燥的沙漠地區,在飼養環境上自然要配合這種條件,底材以沙質為主,另外佈置一些枯木與大量岩塊供躲藏與攀爬。王者蜥特別喜歡躲在十分狹窄的巖縫中棲息,再以尾巴堵住巖縫洞口,這就是它們尾巴長滿棘刺的原因。

  王者蜥的智商可能是爬蟲中最高的,它們會主動與飼主接近,也會認人,每次它們歪著頭看著飼主的表情,可以看得出它們是有思想的。王者蜥體型適中,體色華麗,外貌又沒有一般蜥蜴的猙獰感,個性溫和。但是不可諱言的是,飼養和繁殖難度較高,死亡率也比一般蜥蜴高,特別是尼日王者蜥。王者蜥多數平常都很溫和,不過在繁殖期的鬥爭卻很激烈,會造成嚴重外傷,必須注意。

  王者蜥屬於日行性地棲型爬蟲,所以飼養箱不需要太高。最重要的是日照,王者蜥需要大量的日照,所以室外飼養最佳,在室內養就必須準備較強的UVB聚光燈,環境氣溫應保持在32∼38℃間王者蜥才能正常活動,可以算是最需要高溫的蜥蜴。夜間則需要讓溫度降到25∼28℃比較能夠充分休息。


王者蜥是很有魅力的品種,有16種加上5個亞種共計21種:
(下述品種沒有進口過的就沒有中文名稱)
U. acanthinura 中文:突尼西亞王者蜥
U. acanthinura nigerrimus 中文:摩洛哥王者蜥 (有紅黃兩個色系)
U. acanthinura cf. flavifasciata 中文:橫帶王者蜥
U. aegyptia 中文:埃及王者蜥
U. aegyptia microlepis 中文:敘利亞埃及王者蜥 (有少量進口過)
U. dispar (有進口過但中文名跟摩洛哥王者蜥重疊)
U. dispar maliensis 中文:馬裡王者蜥
U. ornata 中文:華麗王者蜥
U. ornata phibyi (沒進口過)

U. geyri 中文:尼日王者蜥 (2001年被獨立出來--共有紅黃兩個色系)

U. benti 中文:賓士王者蜥 (有另一種山地型彩虹賓士王者蜥)

U. macfadyeni 中文:索馬裡王者蜥

U. ocellata ocellata 中文:孔雀王者蜥

U. hardwickii 中文;印度王者蜥

U. thomasi 中文:湯馬氏王者蜥 (少量進口過)

U. alfredschmidti 中文:黑王者蜥 (少量進口過)

U. princeps (沒有進口過)

U. asmussi (沒有進口過)

U. loricata (沒有進口過)

U. occidentalis (沒有進口過)

U. leptieni (沒有進口過)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29
標題: 中國水龍 Chinese Water Dragon

  中國水龍(飛蜥科,拉丁學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又名綠水龍、印尼水龍,分佈於中國南部、泰國東部、越南、柬埔寨、印度,棲息於潮濕的熱帶和 溫暖的森林。樹棲性,半水棲。全長60∼90厘米,成年的中國水龍擁有深至淺綠色,腹部呈現白或淺黃色。雄性頭部較為大而闊,背鰭較長。壽命10∼20年,性格十分溫馴,若能給與適當的照顧,可健康地成長。如果喜歡飼養溫馴和愛游泳的蜥蜴,中國水龍是理想的選擇。

  爬蟲市場上所見到的水龍主要有兩種:中國水龍P.cocincinus和澳洲水龍P.lesueurii兩種,雖然同屬還有其它1∼2種水龍,但是並未出現在市場上。以水龍而言,中國水龍受歡迎的程度高於澳洲水龍,或許是顏色較討喜的關係。兩種水龍的分佈地區不同,中國水龍分佈在中國和中南半島,澳洲水龍則分佈於澳洲東部,所以也被稱為東部水龍(Eastern Water dargon),但是習性和食性卻仍然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承受溫度的範圍大為不同,澳洲水龍可以承受0度以下的低溫,但無法長期忍受28度以上的高溫,個性比較穩重;而中國水龍則對20度以下的低溫很敏感,高溫的承受力卻很好,個性上比較膽怯。

  飼養環境以保持濕度為主要原則,以熱帶雨林的模式佈置,水龍都是日行性半水棲的爬蟲,底材可以樹皮屑混合無菌土鋪成,濕度保持80%以上,每天必須噴水2次以上才能保持高濕度,UVB也是必須的。另外不能或缺的當然就是一個大水盆,水龍很喜歡靜靜的坐在水中泡水。只要飼養箱夠大,水龍是可以多只雄性共養的。在食性上一樣是以昆蟲為主,蟋蟀、麵包蟲和小魚都是不錯的主食,蔬菜水果也可以餵食,成體還可以餵食乳鼠,維他命和鈣粉必須定期添加。

  雌雄的辨別在成體來說並不困難,雄性水龍的背上鬣棘發達,體型也比雌性大很多,股孔更加明顯,雄性中國水龍的胸部會出現橘色到黃色色澤,而雌性的斑紋一般都比較黯淡模糊。只要環境適合,水龍的繁殖並不困難,但是至少要兩歲或60厘米以上的個體比較適合繁殖。通常水龍不用經歷低溫期也能交配產卵,但是給它們兩個月左右的20∼23℃低溫期和每週一次的餵食,日照時間降至10小時以下,兩個月之後當溫度恢復正常時,雄性便會展開求偶行為。交配之後約兩個月雌性會在地面挖洞產卵,通常每次產卵約10顆左右。將卵放入孵蛋器中保持28∼30℃,約55∼70天可以孵化。幼體可以餵食螞蟻蟋蟀和小麵包蟲。只要環境合宜,水龍可以輕易活上10年以上。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31
標題: 澳洲水龍 Australian Water Dragon

澳洲水龍(飛蜥科,拉丁學名:Physignathus lesueurii)分佈於澳洲東部沿海區域,因此也被稱為東部水龍(Eastern Water dargon)。棲息於河流沿岸的樹林,日行性。全長70厘米左右,鬃狀鱗列沒有綠水龍長,但雄性仍很發達,呈雞冠狀。具有喉垂。在眼部後方位置上,有黑色帶狀條紋。在軀體至尾部間也有黑色帶紋。喉部下方至腹部間多呈橙紅色。以昆蟲、青蛙等小型動物或果實為食。卵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33
標題: 傘蜥 Frill-necked Lizard

  傘蜥(飛蜥科,拉丁學名:Chlamydosaurus kingii)又名澳洲斗篷蜥、褶傘蜥,分佈於澳洲北部,新幾內亞南部的乾燥草原、灌木叢及樹林中。全長60∼90厘米,長長細細的尾巴佔了身長的2/3,頸部四周長有舌骨所支撐的傘狀領圈皮膜,其色澤帶有令人炫目的亮彩,遇到外敵時會瞬間張開獨特的頸傘,並張大嘴巴,威懾力十足。幼體的領圈較小,隨成長而變大。屬中大型蜥蜴,體色由茶色到棕色到灰色甚至黑色都有,多半是區域性的變化。



  傘蜥不但容易飼養,個性也十分溫和而且活潑,是蜥蜴中少數最適合做為寵物的種類。不過同種間還是會有爭鬥,所以混養時要注意體形,不可相差太多。屬於日行性的樹棲型,因此飼養箱要以高度為主,底材可用書皮碎屑,多放置枯枝幹以供攀爬。UVB燈和水盆都是必須的設施。其在地面活動時,大多只利用後肢站立行走,有別於一般的蜥蜴。傘蜥通常是在遭到威脅或是驚嚇的情況下才會張開傘,因此一般馴養的傘蜥張傘的機會就會比較少見。其食量很大,食物則以昆蟲為主,蟋蟀、麵包蟲、蟑螂、甚至小老鼠都是不錯的食物,多數個體也會吃青菜、豆類、水果、魚肉、蝦仁等。



  在雌雄的判別上不是很容易,特別是在幼體階段,大致來說,成體的雄性體形比雌性大很多,頭部和頸傘也比較大,尾巴較細長,洩殖腔下方又會有凸起,體色比較鮮明。傘蜥卵生,在一年左右就會繁殖,不過最好養到兩年以上再繁殖比較安全,以免雌性體形過小造成卡蛋致死。在繁殖過程中讓它們經歷一段低溫乾燥的期間,可以促進交配行為,交配通常在地面進行,在自然環境中,雌性會將卵產在樹灌或樹洞中,而在人工繁殖時,需要事先準備供雌性產卵的土堆,每次產下10∼13顆卵,孵化溫度最好控制在27∼29℃之間,不要超過30℃,否則有可能造成胚胎死亡,約一個半月幼蜥會孵化出來。在正常的飼養狀態下,傘蜥的壽命是15年。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36
標題: 飛蜥 Common Gliding Lizard

 飛蜥(飛蜥科,拉丁學名:Draco volans)已知約16種,分佈於南亞及東南亞;中國產裸耳飛蜥和斑飛蜥兩種,分佈於中國雲南、西藏、廣西和海南。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海拔700∼1500米的森林中,常在樹上活動,很少下到地面。

  飛蜥體側有由5∼7對延長的肋骨支持的翼膜。具發達的喉囊和三角形頸側囊。體長150毫米以下,尾長約為體長的1.5倍。在樹上爬行覓食時,翼膜像扇子一樣折向體側背方;在林間滑翔時,翼膜向外展開。滑翔可改變方向,但不能由低處飛向高處。以昆蟲為食。卵生,在地洞或樹洞內產卵,每產2∼5枚。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39
標題: 棘蜥 Thorny Devil

 棘蜥(飛蜥科,拉丁學名:Moloch horridus)又名魔蜥、澳洲魔蜥、澳洲刺角蜥,分佈於澳大利亞的中部和南部,棲居在澳大利亞的沙漠地區。屬於小型日行性蜥蜴,全長15∼20厘米,全身佈滿又硬又長的棘刺,看上去很危險,但實際上完全無害。最特別的是它的頸部有一個肉瘤,同樣長滿棘刺,遇到掠食者攻擊時,棘蜥會將頭部低下包於前腳之中,這時位於頸部的肉瘤就十分突出類似是頭部,引誘掠食者攻擊錯誤的部位再伺機逃脫,這種欺敵方式是蜥蜴類中獨一無二的。

  棘蜥個性十分溫馴,行動遲緩,日間在沙漠地帶尋找蟻塚以捕食螞蟻,這是它們唯一的食物,棘蜥進食的時間很長,因為它只吃螞蟻,而且一次只用舌頭捲起一隻螞蟻放入嘴裡,它能在一分鐘內卷食30∼45只螞蟻,一餐可以吃1000∼5000只,飼養起來是很不容易的。

  棘蜥的水份需求一般是由食物中獲得,但是棘蜥全身佈滿十分細微的紋路,全部彙集到嘴部,所以它只要站在潮濕的地面就可以經由虹吸作用將水份引入口中,在身上凝結的露水也可以同樣方式進入口中,這也就是棘蜥在沙漠中賴以維生的獨門絕技。另外棘蜥可以隨環境變化體色,同時它們的行走方式非常類似變色龍,前後搖擺,只要有風吹草動,立刻僵住,這又是欺敵的另一絕招。即使如此,澳洲魔蜥還是經常成為澳洲各種巨蜥和鷹隼的食物。

  繁殖棘蜥的難度也不高,但在雌雄的判別上不是很容易,特別是在幼體階段,成體的雌性體型比雄性大很多。交配是以一般蜥蜴的交尾方式進行。雌性一年只產卵一次,每次產下3∼10顆卵,一般都是8顆,以它們小巧的體型來說是很多產的。棘蜥的卵大約有2.5厘米長,1厘米寬,這對於本身只有15厘米長的棘蜥來說,已經是相當大了。卵的孵化期約為90∼130天,平均是120天。初生的棘蜥頭尾長6.5厘米左右,只要飼養得當,棘蜥可以活上十年至二十年。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41
標題: 麗棘蜥 Mountain Horned Dragon

 麗棘蜥(飛蜥科,拉丁學名:Acanthosaura lepidogaster)又名麗眥蜥、十字領蜥,分佈於越南、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廣東、福建、貴州、海南、廣西、江西等地,主要生活於400∼1200米山區林下以及活動於路旁、溪邊、灌叢下及林下落葉處。主要以昆蟲為食。

  麗棘蜥成體長20厘米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一倍半。軀幹側扁;背鱗大小不一,間有大鱗。腹鱗大於背鱗,每一腹鱗具強稜;後肢較長,貼體前伸達吻眼之間。眼後棘短,其長約為眼徑的一半。體背具黑褐色斑紋,四肢亦具黑褐色橫紋,尾背有黑色橫斑。卵生,每次產卵6∼8枚,卵徑8×6mm左右。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44
標題: 火冠蜥 Great Angle Head Lizard

 火冠蜥(飛蜥科,拉丁學名:Gonocephalus grandis)原產於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棲息於瀕水雨林區。全長25∼55厘米,火冠蜥是冠蜥屬中體型最大、攻擊性最強的一種,所以只能單獨一對飼養。

  火冠蜥通常棲息在河岸邊的大樹上或是樹叢中,在飼養時要以高度為主的樹棲環境,佈置較粗的枝幹供它們攀爬。底材可以單獨使用無菌土、枯葉、樹皮屑或是混合使用。濕度要保持在50%以上。雖說市面上大部份是野生個體,但是在人工環境中適應期比較短,體格也很強健,比較不會有拒食的問題。火冠蜥屬於蟲食性,一般昆蟲如蟋蟀、飛蛾、蚱蜢、麵包蟲甚至乳鼠等都可以做為主食。需要含紫外線的燈光,飲水也要供應充足。

  火冠蜥的雌雄辨別容易,雄性脊鬣和喉垂都較大,體色是藍色和綠色為主;雌性脊鬣和喉垂則較小,體色以棕色為主。多數的冠蜥都是雌雄異色,所以在分辨上都不困難。交配後雌性通常產下2∼6顆軟質蛋掩埋在枝幹下的土中,孵育溫度以22∼25℃較理想,大約75∼90天就可以孵化。幼體長8∼10厘米,最好單獨飼養,以小蟋蟀為主食。對於喜歡中小型樹棲蜥蜴的人來說,火冠蜥的互動性若經過適當馴養可以有很好的表現,而喜歡綠鬣蜥卻又顧忌它們體型的人來說,火冠蜥正好兼具鬣蜥的特徵又沒有體型過大的隱憂,也是一種理想的替代種。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47
標題: 斑帆蜥 Salifin Lizard

 斑帆蜥(飛蜥科,拉丁學名:Hydrosaurus pustulatus)又名菲律賓海蜥、菲律賓長蜥、帆龍,分佈於菲律賓,棲居在河流與小溪沿岸的森林中。半水棲性,棲息在淡水水域。體長約80∼100厘米,全身灰色,以其隆起且似帆狀物的大尾巴而著稱,其尾巴由隆起的脊椎骨突起所支撐,成體的帆狀尾遠比幼體來的更大更高。其背部中間有一列膨大的棘狀突起。斑帆蜥是飛蜥科成員中體型最大的蜥蜴。性情害羞且較容易緊張,一遇到騷擾就會馬上從樹上跳入水中,是相當出色的游泳高手,甚至也可以用後腳站立在水面上快速奔跑。本種屬雜食性,在野外會攝食水果、青蛙、昆蟲與魚類,其壽命可達10年以上。

  斑帆蜥體型可以長到很大,加上屬於半水棲的品種,而且其性情膽小而敏感,容易緊張,所以對於入門者來說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但是對於玩家或有空間飼養的朋友來說,斑帆蜥雖然體色普通,但是雄性那種大而高的帆狀突起,加上可達一公尺的體型,在外型上感覺相當有氣勢,也是一種很具魅力的蜥蜴。

  寵物市場上的斑帆蜥都是野生個體,需要有很大的活動空間,太小的箱子容易因緊張衝撞而傷到吻端,這樣常常導致吻部傷口腐爛與寄生蟲的產生;一隻成體的斑帆蜥至少需要 寬150cm×深100cm×高150cm 的空間,裡面必須設置一個至少可以讓它能夠將整個身子浸入的水池,並放置大型棲木供攀爬,很多歐美國家的飼主採用庭園式的環境飼養,當然這是最適合的,但是如果以都市空間來說,幾乎無法達到這樣的要求,一般市面上販售的飼養箱也無法飼養斑帆蜥成體,所以如果有預算,最好是特別訂製一個專屬的飼養箱。

  斑帆蜥在水裡的時間很長,入水的次數也很頻繁,需要很乾淨的水質,所以如果無法常常換水,最好設置一個水族專用的過濾系統,環境必須有良好的通風,正常狀態下的斑帆蜥很喜歡在空間內四處跑跳,過小或設計不良的空間容易使蜥蜴造成緊迫而拒食,這也是很多斑帆蜥常常在飼養環境中死亡的原因之一;以蜥蜴來說,斑帆蜥幾乎是完全不適合當作豢養寵物的品種,但是只要環境適合,還是可以養的很好,對於一些玩家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飼養斑帆蜥的底材選擇來說比較廣泛,木屑、無菌底床、碎報紙、樹皮屑、人工草皮等都可以,主要以自己方便清理為主,如果以造景為主,可以選用無菌底床(無菌土)或樹皮屑,這類的無論材質與顏色上都很自然。

  在溫度方面,飼養斑帆蜥的環境溫度白天需維持在24℃∼ 31℃左右,晚上則降低到21℃∼24℃左右,冬天可以利用加溫燈或保溫石來調整溫度,不過它們有時會趴在岩石上以獲得體溫,所以在使用加溫石的時候必須注意燙傷的可能性,搭配溫控開關使用會是比較好的方法;此外,它們也很需要UVB的補充,市面上所販售 ZooMed 的 Power Sun 加溫燈是最佳的選擇(不過並不便宜)。

  濕度方面,因為斑帆蜥靠水生活,是棲息在雨林中的品種,所以當然要設定比較高,雖然設置的水池可以將濕度維持在一定的程度,但是也必須每天在箱子內灑上三四次的水,最好常時的維持在80%以上的環境濕度,注意太低的濕度會使它們皮膚過度乾燥,甚至會造成斷趾的情況。

  斑帆蜥是雜食性的蜥蜴,所以在餌料的供應上需比較多樣化,在幼體時,葷素的比例是30%素食,70%葷食,成體的斑帆蜥則是葷素各半。以食物的取得難易度來說,葷食方面可以提供蟋蟀、超級賣皮蟲、大肚魚或朱文錦,它們也會獵食其它小蜥蜴,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到野外採集一些非保育類的攀蜥與草蜥給它們吃,有的人馴化過讓班帆蜥接受雞肉或豬肉條,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試試看。在素食方面,可接受的種類也很高,可以比照綠鬣蜥的方式提供食材,包括綠色的葉菜類植物,甘藷、胡瓜、小黃瓜、萵苣、高麗菜、胡蘿蔔等,水果可提供蘋果、葡萄、草莓、哈密瓜與甜瓜等等,也有人以麵包餵食斑帆蜥,不妨以多樣化的觀念多多嘗試。

  斑帆蜥在性別的辨識上算是相當簡單的,成年雄性的外型當然就是那又高又大的帆狀突起,其球狀的吻端與股孔也比較大,幼體的性別在外型上就很難辨識,只能用性別探測棒來探查。斑帆蜥的繁殖季在春季末期的前後幾個月,而且每年只有一次,雌性的斑帆蜥在交配後會產下8∼12枚卵,孵化期約二個月,在孵卵的時候溫度應維持在28℃∼30℃左右。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49
標題: 琴頭蜥 Hump-nosed Lizard

 琴頭蜥(飛蜥科,拉丁學名:Lyriocephalus scutatus)分佈於斯里蘭卡的森林中。體長約30厘米左右,成體吻部呈瘤狀,由吻部至頭部有兩條稜脊,背部有鬃毛狀鱗片,體色呈亮綠色,亦可轉成褐色,雄性個體的鬃毛狀鱗片發達,且具有黃色咽垂。

  琴頭蜥棲息在地面,但由於生活於森林內,所以常會爬到樹上,因此飼育箱內最好用樹枝做成立體狀,箱內宜保持高濕度,並將溫度調整為25∼28℃。餌料以昆蟲為主,不過可偶爾供給切碎的蔬菜以及綜合營養劑,當然不可忘了進行日光浴。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51
標題: 蝴蝶蜥 Butterfly Lizard

 蝴蝶蜥(飛蜥科,拉丁學名:Leiolepis belliana)又名蠟皮蜥,國內分佈於廣東、澳門、海南、廣西,國外分佈於泰國、緬甸、印尼、馬來西亞及越南等地。棲息於沿海沙岸地帶,經常在稍有坡度的地方掘穴而居,洞口扁圓形,穴道深1米左右,常雌雄同住在一個洞穴中。為日型性穴居的蜥蜴,白天氣溫適宜時,就會外出活動覓食,一遇驚擾,立即躲回洞穴中。

  蝴蝶蜥體長可達35∼50厘米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2倍。背腹略扁平,沒有鬣鱗。身體及四肢背面灰褐色,雄性密佈鮮明的橘黃色或橘紅色鑲黑圈的眼斑,雌性則不明顯;體側呈不規則的深淺相間的橫紋;腹面乳黃(雄)或灰白(雌)色。四肢強壯且爪子發達。尾巴呈圓柱狀,基部寬扁,末端如鞭。每側有股孔13∼18個。遇到危險時,會展開肋骨,露出腹部兩側鮮艷的皮褶以威嚇敵人。飼養環境溫度保持在20∼30℃,環境必須乾燥通風,主要以昆蟲為食物,偶爾也會取食植物,本種一般為卵生且行一夫一妻制,不過有兩個亞種為單性繁殖,一種為(L. belliana guentherpetersi),另一種為(L. belliana boehmei)。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54
標題: 麗紋龍蜥 Japalura Tree Dragon

 麗紋龍蜥(飛蜥科,拉丁學名:Japalura splendida)又名麗紋攀蜥,主要分佈在中國的雲、貴、川一帶,棲息於海拔3000多米的山區或山間盆地,經常出沒於山區灌木叢雜草間或岩石上,是一種常見的小型蜥蜴。雌性全長10∼23厘米,雄性全長10∼34厘米。是國內各地市場上被出售最多的蜥蜴品種。

  麗紋龍蜥在國產的蜥蜴中屬於比較漂亮的品種,性格活躍,但是此品種較為敏感,人工飼養最主要難題就是開食困難。以蜘蛛及椿象等昆蟲為食。人工飼養時喂麵包蟲、蜘蛛及椿象。宜缸養,飼養缸養要求長度超過蜥蜴長度的兩倍以上,越大越好,缸底以沙或石做鋪墊,放塊植物和沉木等供其棲息,減少人為打擾。缸中置一水盆,水以晾曬過為佳,供其飲水。缸內要保持濕度,忌悶熱與陽光暴曬。可以拿在手中玩耍,但要注意麗紋龍蜥行動迅速,偶爾被激怒時,會張口咬人,所以不要用力去抓它和拽其尾巴,一旦被它咬住,是很難讓它鬆口的。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56
標題: 彩虹飛蜥 Rainbow Lizard

  彩虹飛蜥(飛蜥科,拉丁學名:Agama agama)又名紅頭飛蜥,分佈於非洲中部及西部,棲居在開闊的環境中,通常是多岩石的地帶及人類居住地,生長於乾燥的環境,日行性。體長約30∼40厘米,其下包括許多亞種,這種蜥蜴的體色在夜晚時是不顯眼的灰色;不過等到一照到太陽體溫升高後,就會展現全然不同、更為亮眼的色彩,尤其是雄飛蜥的混合體色更是美麗;橙色或紅色的頭部、紫紅或藍色的四肢、體側有黃色斑點;雌飛蜥的體色則為黃綠色。飛蜥類有三角形的頭部、肥壯的身體以及長長的尾巴與四肢;頸背上有小脊突,耳孔周圍則有刺狀皮瓣。除此之外,這種蜥蜴身上少有其它裝飾。

  卵生,每次產約3∼8枚卵;以昆蟲為主餌料,飼育溫度:加熱點為30∼35℃,其它部分則保持在20∼25℃。只要沒有弄濕它的身體,彩虹飛蜥可以養得很強壯,是飼養飛蜥類的入門品種。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58
標題: 變色樹蜥 Changeable Lizard

 變色樹蜥(飛蜥科,拉丁學名:Calotes versicolor)又名刺背角蜥、馬鬃蛇、雷公蛇,國外分佈南亞及東南亞地區,國內分佈雲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棲息於環境潮濕的熱帶雨林內。喜歡吃各種昆蟲如蟋蟀、草蜢、甲蟲、蜘蛛等,偶食其它小型蜥蜴。也愛舔舐在葉子上的水點解渴。卵生,交配期為4∼10月,每次產蛋1∼3枚,蛋呈白色,長橢圓形。飼養時箱子環境必須保持在75%的高潮濕環境,溫度約保持在25∼30℃,箱子最佳大小為150×80×120厘米。

  變色樹蜥全長可達40厘米,但尾巴約占身長的三分之二。頭較大,吻端鈍圓,吻稜明顯。眼鹼發達。鼓膜裸露,無肩褶。體背鱗片具稜呈復瓦狀排列,背鱗尖向後,背正中有一列側扁而直立的鬣鱗。四肢發達,前後肢有五指、趾,均具爪。頭體長8∼9厘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3倍。體淺灰棕色,背面有5∼6條黑棕橫斑;尾具深淺相間的環紋;眼四周有輻射狀黑紋。喉囊明顯。生殖季節雄性頭部甚至背面為紅色。體色可隨環境而變。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6:59
標題: 白唇樹蜥 Blue Crested Lizard

 白唇樹蜥(飛蜥科,拉丁學名:Calotes mystaceus)分佈於緬甸、泰國、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一般棲息於山區林緣、耕作地四周。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820至11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緬甸。卵生。以各種小型昆蟲及其幼蟲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7:03
標題: 新疆巖蜥 Xinjiang Rock Lizard

 新疆巖蜥(飛蜥科,拉丁學名:Laudakia stoliczkana)又名新疆鬣蜥,分佈於蒙古及新疆等地,主要生活於黃土及黃土沙質荒漠地帶、在河岸階地、胡楊林內、荒漠灌叢、洪溝岸壁及居民廢棄的土牆縫中以及偶見於礫石荒漠灌溉渠邊。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00至176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新疆英吉沙與葉城。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7:05
標題: 卷尾沙蜥 Toad-headed Agama

  卷尾沙蜥(飛蜥科,拉丁學名:Phrynocephalus nejdensis)又名蟾頭鬣蜥、阿拉伯蟾頭蜥,廣泛分佈於亞洲西南部的沙漠及半沙漠地帶。成體長12厘米,瘦長單薄的身體,全身土黃色,背上綴有黑色斑點或虎紋,腹部白色,尾部在興奮時呈現橙色,尖端多數黑色。當緊張時,會撐起身體,尾巴不停來回綣彈。

  卷尾沙蜥是種極容易飼養的蜥蜴,膽子小,比較神經質,但對新環境適應快,入手後差不多即時開始進食。卷尾沙蜥會整天在飼養箱中亂竄,而且行動非常迅速,彈跳力強,飼主必須小心它們走脫。飼養設備只須要一個較高深而闊的飼養箱,但必須要加裝頂蓋,因它們的爆發性彈跳力超強。底材用爬蟲沙鋪設3∼5厘米厚,因為它們很多時會潛進沙中睡覺,只露出眼和鼻孔,一盞25watt的射燈及一張電氈(冬季使用)即可。在日間保持在28∼32℃,晚上約維持於22∼24℃左右,它們可抵受較大溫差,濕度要較乾燥。每天開射燈8小時左右,在冬天晚上使用電氈,給它們保持溫度在22∼24℃。卷尾沙蜥喜歡在射燈下休息,而太多外界騷擾的環境,會令它們亂竄,在太光或太熱的環境下,甚至晚上溫度太低時,它們都會潛進沙中睡覺。每天早晚向飼養箱中噴水供其飲用,亦可用水碟,但很快就會被它用沙埋掉。

  會動的小昆蟲差不多全可投喂,通常供應蟋蟀以作主食,偶爾投喂麥皮蟲或去掉後腿的草蜢,每兩星期供給鈣粉及維他命補充劑一次。餵飼時間多在早上,因它們是日行物種,這段時間較活躍,食慾亦較好。食量方面,每條卷尾沙蜥一次約1∼2只蟋蟀,一星期餵飼4∼5次。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7:07
標題: 線蜥 Spotted Burrowing Skink

 線蜥(石龍子科,拉丁學名:Lerista punctatovittata)分佈於澳洲東南部,棲息於乾燥森林區至樹木稀疏的熱帶草原,地底棲型。全長20厘米左右,為適應不同地底生活,個體間的四肢型態亦互有差異,其中包含四肢健全者、僅長有後肢者,或四肢已完全退化的個體。以螞蟻、白蟻等小型昆蟲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7:09
標題: 猴尾蜥 Prehensile-tailed Skink

  猴尾蜥(石龍子科,拉丁學名:Corucia zebrata)分佈於所羅門群島,棲息於森林中,樹棲型,夜行性,白天多藏身於樹洞內休息,是石龍子科中體型最大的品種,成體可以長達80厘米以上。更特殊的是,猴尾蜥是極少數純樹棲的石龍子,它們的四肢發達,爪子銳利,尾巴可以任意捲纏枝葉,發揮第五肢的作用,並且也失去了自割的能力,可以說已經脫離一般地棲石龍子的特徵而完全適應了樹棲的生活。遲緩的行動和偽裝良好的體色,讓這種夜行性的石龍子得以在森林中繁衍而讓掠食者難以發現。

  猴尾蜥的群居性很高,所以適合群養,由於體型較大,飼養也需要較大的空間,每一隻都需要至少兩尺缸的空間,以直立式的飼養缸為宜,並佈置許多枝幹供它們攀爬。由於是夜行性,因此不需要很強的光照,但是需要較高的溫度和濕度,大約在30℃上下,濕度60%∼80%。底材可以用無菌土或樹皮屑。基本上這種環境與變色龍的環境很類似。

  猴尾蜥完全以素食為主,在野外主要以無花果和籐蔓的細小葉片為食,因此人工飼養時可以一般蔬果為主食,再輔以蜥蜴飼料或麵包蟲就可以養得很好。大型的水盆對猴尾蜥來說很重要,因為它們喜歡泡水,特別是即將脫皮的階段,所以必須經常保持水盆的水質潔淨與充足。

  在雌雄的辨別上並不容易,雄性的頭部比較寬闊,洩殖腔較鼓起,多只比較會更容易辨別。猴尾蜥也是胎生的石龍子,這一點使它們可以終身不需下到地面,真正做到100%的樹棲。雌性的懷孕期長達6∼7個月,因此通常2∼3年才能生產一胎,每胎產下一隻幼體,偶而有雙胞胎的情形。幼體產下之後便能獨立生活,如果飼養得好可以活15年以上。

  外貌樸實的猴尾蜥是一種常被忽略的石龍子,事實上美國已經禁止野生個體輸入,可能不久會由CITES II提升至CITES I的地位,狀況良好的猴尾蜥會展現出溫馴的特質和亮眼的體色,應該也有資格成為個中老手的搜集對象。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7:12
標題: 桃舌蜥 Pink-tongued Skink

  桃舌蜥(石龍子科,拉丁學名:Tiliqua gerrardi)分佈於澳洲東部海岸,棲息於濕潤森林區或雨林中,但亦有不少個體生活於乾燥林內。以地表的昆蟲或陸棲蜷螺為食。全長42∼48厘米,頸部略呈蜂腰狀,軀體細長,體鱗數30∼34列。後肢約為軀幹長的25%∼30%,尾部則為軀幹長的110%∼140%。幼體舌頭略呈藍色,長至成體後則會轉變為桃紅色。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7:14
標題: 松果蜥 Shingleback Lizard

  松果蜥(石龍子科,拉丁學名:Tiliqua rugosa)分佈於澳洲北部、東部,棲息於森林、沙漠或草原等各式各樣的環境,地棲型,日行性。全長30厘米左右,全身披覆了粗大厚實的鱗甲,看起來就像一顆松果,這就是松果蜥之名的由來。舌頭呈藍色。

  松果蜥共有四個亞種,市面上最常見體型也最大的一種就是T.r.aspera,又稱為東部松果蜥,一般體色都是黑色或咖啡底色配上白色或黃色斑紋;再來就是體色比較多橘紅色也是最貴的T.r.rugosus紅頭松果蜥;其它兩個亞種比較少在市面上出現的是T.r.konowi,只產在一個澳洲西部伯斯外海的小島上;最後就是前幾年才發現的T.r.palarra。

  整體來說,松果蜥的個性比藍舌蜥更為溫馴,也更為膽怯,適合群養。松果蜥屬於日行性地棲型石龍子,由於澳洲棲地陽光充足,所以它們需要強烈的光照和溫度。在飼養時充足的UVB光線是不可少的,溫度也最好維持在32℃左右。它們需要較乾燥的環境,濕度最好不超過50%,否則容易有呼吸道的毛病。底材可以落葉和樹皮碎屑為主,混合細粒赤玉土或爬蟲沙更好。因為它們很少爬高,所以只要佈置少數石塊或沉木供它們夜間躲藏休息即可。在食性上,松果蜥屬於雜食性不挑食,只要能到口的食物,不論是昆蟲或植物,水果、花朵、死屍、小動物等都能夠接受。幼體比較傾向肉食性,在飼養時可以餵食蟋蟀、蔬果、狗糧或蜥蜴飼料。

  在繁殖上來說,松果蜥的繁殖難度並不高,但是效率卻很低,因為它們屬於胎生石龍子,懷孕期很長,每胎只生1∼2只,而且通常2年才生一次。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松果蜥有一夫一妻的傾向,同一配對若無意外終身不會改變配偶,所以若要繁殖可能需要較多的配對成體。不過幼體從生下的第一天就能夠自立進食生活,所以相對的死亡率也比卵生蜥蜴低很多。

  松果蜥在澳洲是很受歡迎的石龍子,野外族群也很龐大,但是因為出口受限,所以在市面數量不多,單價也比較高,真正識貨的人並不多。但是松果蜥比藍舌蜥更具獨特性,也更具挑戰性,應該是老手很好的選擇。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3 17:16
標題: 紅眼鷹蜥 Red-eyed Crocodile Skink

  紅眼鷹蜥(石龍子科,拉丁學名:Tribolonotus gracilis)又名紅眼鱷蜥、盔甲蜥,分佈於新幾內亞及外圍島嶼的潮濕森林區,全長18∼25厘米,屬於中小型蜥蜴,眼睛周圍有一個橘紅色的大眼圈,由正面看起來好像兩個大紅眼睛,頗有威嚇掠食者的功用,當然這也是它們名字的由來。紅眼鷹蜥屬於肉食性蜥蜴,以昆蟲和軟體甲殼類為主食,喜歡在水中活動,所以在飼養時需要注意這些要點。

  飼養紅眼鷹蜥只需一尺半的缸子就足夠飼養一對。佈置1/3水區,2/3陸區,底材以無菌土混合樹皮碎片最為合適,可以保持較高的濕度,太乾燥的環境容易造成脫皮不順。因為它們夜行的傾向,所以不需要特別的照明,冬天最好在缸角裝置加溫墊以保持適當的溫度。紅眼鷹蜥腳爪尖銳善於爬樹,因此缸蓋要蓋緊。

  紅眼鷹蜥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們雌雄兩性都能發出唧唧的叫聲,音調尖細,雌性頻率較雄性低沉。雄蜥體型略大於雌蜥,雄性後腳三個腳趾內側都有一排細小的肉墊,雌性則無。另外在肚臍的位置雄性會有一片特大的方形鱗片。紅眼鱷蜥生性溫和,但是雄性會為爭奪雌性而打鬥,所以不要把兩隻雄蜥養在一起,兩隻雌性養在一起也不適合,所以最好成對或多對飼養。產卵期多數在秋天,雌蜥每次只產一顆蛋,約60天左右可以孵化。孵化溫度最好不要超過29℃,以27℃最為理想,溫度與性別沒有關聯。幼蜥在第三年就可以達到成熟階段,只要注意濕度,紅眼鷹蜥應該可以活至少十年以上,算是比較容易飼養與繁殖的蜥蜴類。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4 20:17
標題: 刺尾巖蜥 Pygmy Spiny-tailed Skink

刺尾巖蜥(石龍子科,拉丁學名:Egernia depressa)分佈於澳洲西部,棲息於沙漠至半沙漠地帶,偶爾會在巖區出現。以昆蟲為食,亦會食植物果實。全長7∼17厘米,體鱗上有3∼5條鱗骨,且前端均呈棘狀。此外,尾鱗上也長有3枝棘刺,軀體中央位置的體鱗數有28∼38列,鼻鱗相互鄰接,尾部扁短。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4 20:19
標題: 細紋藍舌蜥 Centralian Blue-tongue Skink

細紋藍舌蜥(石龍子科,拉丁學名:Egernia depressa)分佈於澳洲,棲息於多巖山丘或沙漠等各種乾燥及半乾燥地帶,地棲型。全長40∼45厘米,體色以淡灰近褐色為主,軀體上具有9條以上略帶橘茶色的窄幅條紋。頭側前鱗的大小約與其他頭側鱗相當。眼部後方另有粗黑帶狀條紋,頂間鱗至頸部間覆有2∼4列大型多角狀鱗片。體鱗數38∼46列,四肢短小,後肢僅佔軀幹長的20%∼25%,尾部則為軀幹長的40%∼55%。以無脊椎動物或植物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4 20:23
標題: 斑點藍舌蜥 Blotched Blue-tongued Skink

斑點藍舌蜥(石龍子科,拉丁學名:Tiliqua nigrolutea)分佈於澳洲東南角及塔斯梅尼亞島,棲息於平地至山地森林間,地棲型。全長35厘米左右,頭側前鱗的大小約與其他頭側鱗相當,在頂間鱗至頸部間,覆有2列以上的大型多角狀鱗片。體鱗數28∼32列。依產地不同,而有各種不同的體色類型。以昆蟲、陸棲蜷螺、花或果實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4 20:26
標題: 西部藍舌蜥 Western Blue-tongued Skink

西部藍舌蜥(石龍子科,拉丁學名:Tiliqua occipitalis)分佈於澳洲南半部,棲息於各種乾燥環境,地棲型。全長30∼45厘米,頭側前鱗的大小約與其他頭側鱗相當。位於頂間鱗至頸部間,覆有2∼4列大型的多角狀鱗片,體鱗數38∼42列,外型與細紋藍舌蜥極為酷似。以無脊椎動物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4 20:30
標題: 斜紋藍舌蜥 Eastern Blue-tongued Skink

斜紋藍舌蜥(石龍子科,拉丁學名:Tiliqua scincoides)分佈於新幾內亞、希蘭島、澳洲東部及北部,棲息於平地草原至森林間各種不同環境,地棲型。全長45∼60公分,頭側前鱗比其他後方的鱗片更為細長。頭頂間鱗至體鱗間覆有1∼2列大型鱗片。東部與北部在形態上無任何差異,其中的不同點在眼部後方有無黑色縱紋(東部斜紋藍舌蜥具有黑色縱紋)。以昆蟲、陸棲蜷螺、動物死屍、花或果實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1:56
標題: 中華石龍子 Chinese Skink

中華石龍子 Chinese Skink
中華石龍子(石龍子科,拉丁學名:Eumeces chinensis)廣泛分佈於四川、安徽、福建、廣東、貴州、海南、香港、湖北、湖南、江蘇、江西、上海、台灣、雲南、浙江等地,棲息於海拔1000米以下山區及平地草叢。雄性全長20∼30厘米,雌性全長18∼22厘米,尾長為頭體長的1.5倍左右。雄性個體尾巴根部較粗大,耳後的紅斑面積較大較密,個別地區活動的品種幼體尾部會呈現出和藍尾石龍子一樣的亮藍色,成體後顏色消退。

中華石龍子是晝行性性地棲型蜥蜴,生活於低海拔的山區,平原耕作區。活動在樹林下和公路旁的落葉雜草叢中及亂石堆間。在33∼38℃為活動覓食高峰期,以各種昆蟲為食,亦吃小蛙、蝌蚪、仔蜥等脊椎動物,偶而也會攝取植物莖葉。對於人工環境的適應力比較高。對溫濕度有一定的要求,如人工飼養,需注意早晚各噴水加濕一次,對於一般蟋蟀、麵包蟲、大麥蟲等食餌接受度也很高。一般宜採用蟋蟀開食。有尾部自斷逃生的本領,人工飼養時不建議混養,並要注意在抓取時避免抓取尾部。

卵生,每年5∼7月繁殖,每次產卵5∼7枚。卵白色,橢圓球形。多產於石下或草根、樹根下的土洞中自然孵化。室內人工孵化期約為53天,雌性每窩可產下15∼20顆蛋。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1:58
標題: 火焰石龍子 Fire Skink

 火焰石龍子(石龍子科,拉丁學名:Riopa fernandi)原產於西非各國,棲息於濕潤森林區。全長25∼31厘米,如果說火焰石龍子是石龍子科中最漂亮的種類也不為過,它們體側由嘴部直到尾部連續的黑白紅三色相間的花紋非常類似燃燒的火焰,因此被名為火焰石龍子,可以說非常貼切。它們的學名比較紛亂,不過最常用的除了Riopa之外還有Mochlus fernandi和Lygosoma fernandi兩個,命名的年代都不同,似乎並未統一。

  火焰石龍子與一般石龍子一樣經常鑽入石塊或枯木下的土中棲息,所以全身鱗片光滑。動作迅速,個性溫馴,不會主動攻擊飼主。屬於肉食性,平常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蟋蟀、麵包蟲的接受度很高,也可以訓練吃飼料和牛肉或牛心。由於它們是日行性爬蟲,UVB的照明是必須的,每天照明十個小時以上。底材可以用無菌培養土,也可以混合落葉或樹皮屑,濕度保持60%以上,水盆也需要準備。只要佈置得當,飼養的難度並不高。同時它們的體格強健,抗病力高,只要不造成脫水,通常不會有什麼毛病。冬天需要保溫,如果沒有保溫就會進入冬眠狀態。

  一般來說石龍子的雌雄辨別都比較困難,火焰石龍子也一樣,雄性頭部較寬大,身材較修長,雌性頭部較小,腹部較為膨大。它們一年可以產卵2∼3次,每次產下4∼9顆蛋,在28℃孵化溫度下約50天可以孵化。初生幼蜥呈黑色底色,紅色與白色斑紋散佈,尾巴有淺藍色環紋,體色比成體更為搶眼。以火焰石龍子的低價位和低難度,頗為適合做為入門蜥蜴飼養。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2:00
標題: 橙點石龍子 Schneider's Skink

 橙點石龍子(石龍子科,拉丁學名:Eumeces schneideri)分佈於非洲,地棲性,棲息於乾燥地區。成年體長38∼45厘米,足部發育良好,長有光亮的鱗片,啡色或灰色的身軀上,長有黃色或橙色的斑紋。

  可選用較闊而矮的飼養箱,因為它們不太喜歡向上爬;墊材可使用幼沙、砂礫、泥土,因為它們喜歡掘洞,所以墊底物的厚度應該最小2"∼4"。日行性;12∼14 小時直接陽光照射,或紫外光照明設備。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2:02
標題: 四線石龍子 Blue-tailed Skink

 四線石龍子(石龍子科,拉丁學名:Eumeces quadrilineatus)又名藍尾石龍子,分佈於泰國、柬埔寨、越南以及中國的廣西、廣東、海南、香港等地。藍尾石龍子不是單獨對一種石龍子的稱呼,同時被稱為藍尾石龍子的有四線石龍子、五線石龍子、麗紋石龍子,而四線石龍子是唯一在成年後仍能保持藍尾的品種。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2:05
標題: 五線石龍子 Five-lined Skink

 五線石龍子(石龍子科,拉丁學名:Eumeces fasciatus)分佈於北美洲,因其幼體尾巴為藍色而亦被稱為藍尾石龍子,成年後尾巴藍色褪去,外表看去更像一隻縮小版的中華石龍子。本種要注意與麗紋石龍子的區分。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4:39
標題: 麗紋石龍子 Elegant Five-lined Skink

麗紋石龍子(石龍子科,拉丁學名:Eumeces elegans)分佈於中國東南部、台灣、澎湖群島和釣魚台列島,棲居在低、中、高海拔山區和平地空曠的草地、灌叢、石堆和農墾地附近。中、大型石龍子,體長約22∼27厘米左右,體型略微肥胖,全身鱗片光滑,後腿外側有不規則排列的大形鱗片。幼蜥尾巴為鮮艷的藍色,因此常被稱為藍尾石龍子,身體背部為黑色,上有五條金色縱紋延伸至尾巴基部;成蜥身體背部為褐色或灰褐色,體側有紅暗色斑紋,腹部為灰白色。在性別辨認方面,雄性在洩殖孔兩邊各有一組凸起的鱗片,雌性就沒有;雄體尾部較雌體長和尖。

  以甲蟲幼蟲及軟體動物為食。在飼養上,只要溫度適當又有足夠食物,一般都非常易養,但稍要注意飼養箱內的通風情形,若在不通風的狀下飼育的話,很容易會死亡。溫度方面,白天維持在28∼30℃,晚上則降至20∼22℃,濕度方面維持在 60%∼70%。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4:42
標題: 黃巨蜥 Yellow Monitor

 黃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flavescens)分佈於孟加拉、尼泊爾、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一種知名度非常低的巨蜥,而且是世界上最瀕危的巨蜥品種之一。全長可以達到100厘米,體色即便在同一個區域裡也有很多變化,很多樣本個體都有橫越身體的紅色斑紋。在季風季節雄性和雌性的體色都會變得更鮮艷。



  在飼養狀態下黃巨蜥是一種相對較不活躍的巨蜥。唯一公開繁殖的只有Visser(人名)(1985)。他的一對黃巨蜥養在一個15平方米的空間裡,每天只在早上的半小時和下午的半小時內表現活躍。蛋在30℃經過149∼155天孵化,但不幸的是沒有一隻幼體能存活下來。和大部分其他巨蜥一樣,黃巨蜥喜歡在很高的溫度下曬太陽(45℃)。應該給它們提供柔軟的底材讓它們挖掘,並提供足夠的水讓它們泡澡。每星期提供三隻大蛙就能提供足夠的營養,但在室內飼養則必須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物,一個多樣化的包括無脊椎動物、兩棲類和小型哺乳類的食譜應該更合適。在飼養狀態下它們可以活超過10年。


  儘管這種蜥蜴受到保護,在八十年代據報道每年卻仍有近50萬張黃巨蜥皮交易,大部分都出口到了日本。黃巨蜥的最活躍期間和當地農業區的失業季節相一致,因此很多失業人員收集它們的皮並賣給販子。黃巨蜥已經從大部分它們原有的棲息地中消失,成為了世界上除科摩多龍以外的最瀕危的巨蜥。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4:46
標題: 澤巨蜥 Water Monitor

 澤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salvator)也稱水巨蜥,分佈於斯里蘭卡及印度經中南半島、中國南部、香港、馬來半島至印尼及菲律賓間。常在水田、河川附近或紅樹林等近水區域出沒,擅於游泳,常會游入水中。最大全長可達2.5米,但很少有超過2米的。體型較細長,但大型個體的體重約25公斤,吻部細長,鼻孔渾圓,且位置較靠近吻部。分7個亞種,但亞種間的體色及斑紋互有差異,全身體色幾乎是以黑色系為主。

  由於不挑食的習性,使得澤巨蜥可以棲息在大型動物無法生存的沼澤區域。澤巨蜥可以吃下任何可以吞下的肉食如魚蝦、螃蟹、鳥類、蛋類、蜥蜴、老鼠、蛙類、蛇類,甚至是死屍或垃圾等,這種來者不拒的個性也賦予它們過人的生存能力。在人工飼養下適應良好。

  澤巨蜥是所有巨蜥中最為溫馴的一種,屬於半水棲日行性蜥蜴,幼體的體色也十分出色,但長成之後體色則趨於黯淡,不過個別體色還是有差異存在。飼養環境與尼羅巨蜥相似,對水的需求很高,食物可以喂一般蟋蟀、麵包蟲、小鼠、雞蛋等,幼體成長快速,所以鈣粉和維他命的補充也很重要,最好每週供應一次。

  雄性體型大於雌性,雄性在100∼130厘米以上就屬於成體,雌性則為50∼120厘米。雌蜥在交配後4∼6周就會產下6∼25顆軟殼蛋於事先挖好的洞穴中,再掩埋好。經過2.5∼3.5個月就可以孵化,幼蜥大約兩年後成年,壽命與一般巨蜥相同,大約是15年。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5:15
標題: 樹巨蜥 Lace Monitor

  樹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varius)又名帝摩爾花點巨蜥、飾紋巨蜥、雷斯巨蜥、雷氏巨蜥、花邊巨蜥,分佈於澳洲東部,棲居於雨林及乾燥林地內,棲息地非常多樣化。是爬樹高手,一旦遇到危險,會繞著樹幹呈螺旋狀快速攀上樹頂。個體間的體色差異非常大,通常背部呈現一種藍色感覺的暗褐色,且覆有亮色的鱗片而形成斑點般的模樣。此外因為分佈區域的不同,也有在身體、尾部與四肢上布有黑色或黃色帶紋的個體(被稱為 Bell's Face)。鼻孔圓形,眼部至鼻孔間的距離約為鼻孔至吻端的兩倍。尾巴長而側扁,尾巴上部邊緣有鱗脊化情形,體長最大可超過2米,不過平均在150∼170厘米左右。


  樹巨蜥喜歡潮濕環境,通常居住於水邊與樹木林立的各種環境,有時也會在城市近郊出沒。以魚、爬蟲、蝸牛、小型哺乳動物、腐肉、其它動物的卵或青蛙為食,甚至會捕食同種的幼蜥。本種巨蜥有領域性行為,在發情的時候雄性巨蜥會為了爭奪與同一隻雌巨蜥的交配權而大打出手。


  在飼育這種巨蜥時,需要規劃很大的空間,最建議的是戶外放養的方式。食材方面可喂以肉類、小白鼠、蛙類等等,也可以嘗試餵食成貓罐頭,一般來說,本種飼養上很容易,如果沒生病很適合長期飼養,也可以生活的相當好,甚至可在人工環境下進行繁殖。卵生,通常在春季或夏季在白蟻巢中產卵,每次產約4∼14枚卵,孵化期約45∼60天左右。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5:19
標題: 砂巨蜥 Sand Monitor

 砂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gouldii)分佈於澳洲與新幾內亞,棲居在乾燥的稀樹草原與荒地中。全長可達120厘米,背部上同時具有亮色斑點及大型黑色斑點並列。

  砂巨蜥是一種兇猛且力量相當強大的巨蜥,雄性具有很強的領域性,這種巨蜥在受威脅時通常會以後腳站立、鼓漲頸部並發出嘶嘶聲以嚇退敵人,如果無效就會甩動尾巴或張口還擊。食性很廣,在野外它會獵食甲殼類、小型哺乳類與其他爬蟲類,有時候也會獵食鳥類、兩棲類,甚至腐肉、昆蟲與爬蟲類的蛋也照單全收。

  砂巨蜥很會挖洞,會下挖到地底築巢,通常將巢築於岩石、灌木或落木下方,有時也會佔據兔子的巢穴省去自己築巢的麻煩。砂巨蜥屬卵生,繁殖期時雌雄會同住於一個洞穴中,並在未來幾天內持續交配,雌巨蜥會在白蟻塚中心向下挖掘約50∼60厘米深的洞,並在裡面產下10∼17枚卵,並將洞口填滿,蟻塚特殊調節機能可保持良好的溫度與濕度有助於卵的孵化。人工飼養環境主要以低濕高溫為主,建議飼養溫度為25∼35℃左右,幼體可供應蟋蟀、大麥蟲、乳鼠等等作飼料,成體主要提供白老鼠、豬肉等等,當然鈣粉也是不可或缺的補充品。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5:21
標題: 沙漠巨蜥 Desert Monitor

 沙漠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griseus)分佈於非洲撒哈拉沙漠經阿拉伯半島、中亞沙漠地帶至印度間,棲息於沙漠、沙丘或乾燥荒地。全長最大可達140厘米,鼻孔呈裂目狀,位於眼部前方位置。

  沙漠巨蜥性格相當粗暴,受到威脅時會將身體與頸部膨脹,將身體弓起並發出低沉的嘶吼。沙漠巨蜥是挖土的高手,但沙漠與粘土層不易挖掘,所以有時它也會以地面鳥類的巢穴為其居所。沙漠巨蜥能在短距離(約100∼150米)內以時速20公里的速度衝刺。食性廣泛,以昆蟲、小型哺乳動物、蝸牛、鳥類、蜥蜴、蛇類,其它動物的蛋和腐肉等為食,也吃其他毒蛇,本種對蛇的毒液具有特別的免疫力。在當地人們認為沙漠巨蜥有毒而遭大量捕殺,數量銳減。本種唾液內含有特殊的成份,根據 Gorelov (1971)所做的實驗中,將沙漠巨蜥的唾液注射到鳥類的體內,幾秒內便產生癱瘓;卵生,繁殖期在每年3∼5月,每次產約10∼25枚卵,孵化期約120天,幼體出生後三年便達到性成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5:24
標題: 白喉巨蜥 White-throated Monitor

  白喉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albigularis)也稱非洲巨蜥,原產於非洲中部與南部,棲息於乾燥莽原疏林區,全長140∼200厘米,早期曾經被歸類為草原巨蜥的亞種,目前已經獨立為一種。 共有四個亞種:
白喉巨蜥 Varanus a. albigularis 分佈以南非為主,又稱帶斑白喉巨蜥;
安哥拉白喉巨蜥 Varanus a. angolensis 分佈以安哥拉為主;
東非白喉巨蜥 Varanus a. microstictus 分佈以東非肯亞、索馬利亞為主;
黑喉巨蜥 Varanus a. ionidesi 分佈以坦桑尼亞為主。
其中以白喉巨蜥和黑喉巨蜥比較常見。分佈於南非的白喉巨蜥因為背上佈滿黑色帶斑,也被稱為帶斑白喉巨蜥,在三個白喉亞種中,體色算是比較顯眼的一種。而黑喉巨蜥因為喉部黝黑而與其它三個亞種區分開來。基本上,它們的習性是相同的。

  白喉巨蜥與多數巨蜥一樣,是日行性的地棲蜥蜴,但是因為具有尖銳的長爪,所以爬樹的本領也十分高強,是比較健壯粗養的蜥蜴,對環境與食物的需求並不挑剔。以肉食為主,可以用老鼠做為主食,肉片、雞鴨、牛蛙、雞蛋、大蝸牛、貓狗飼料等都是良好的食物。UVB不是很必要。維他命鈣粉的補充也可以降到最低量。白喉巨蜥因為食量很大,如果不控制餵食量,加上狹小飼養空間的運動量不足,會產生一般巨蜥常見的肥胖問題,可能導致大幅縮短它們的壽命。最好能每天定時讓它們出來活動筋骨運動一番。用狗鏈牽到公園溜蜥蜴更理想。但是要注意的是巨蜥都有攻擊性,不論它們有多馴養,所以防護措施永遠都是必要的。

  雌雄的辨別在白喉巨蜥來說也不容易,雄性通常比較壯碩,尾巴根部較腫大。雌性每年生產1∼2次,在野外每胎可產下50顆卵,十分多產,在人工環境通常只會產下20顆左右的卵。孵化期約4∼5個月。初生幼體有時候會有拒食的狀況,需要人工餵食,幾次之後就會自己進食,以乳鼠為主食,成長到三年以上就可以成年,只要穩定飼養,它們的壽命通常可以達到15年之久。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5:27
標題: 黑喉巨蜥 Black-throated Monitor

  黑喉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albigularis ionidesi)主要分佈於坦桑尼亞,棲息於乾燥莽原疏林區,是白喉巨蜥(Varanus albigularis)的一個亞種,因為喉部黝黑而與其它三個亞種區分開來。它們被統稱為非洲巨蜥,基本上,它們的習性是相同的。

  黑喉巨蜥是日行性的地棲蜥蜴,但是具有尖銳的長爪,所以爬樹的本領也十分高強,是比較健壯粗養的蜥蜴,對環境與食物的需求並不挑剔。以肉食為主,可以用老鼠做為主食,肉片、雞鴨、牛蛙、雞蛋、大蝸牛、貓狗飼料等都是良好的食物。UVB不是很必要。維他命鈣粉的補充也可以降到最低量。黑喉巨蜥因為食量很大,如果不控制餵食量,加上狹小飼養空間的運動量不足,會產生一般巨蜥常見的肥胖問題,可能導致大幅縮短它們的壽命。最好能每天定時讓它們出來活動筋骨運動一番。用狗鏈牽到公園溜蜥蜴更理想。但是要注意的是巨蜥都有攻擊性,不論它們有多馴養,所以防護措施永遠都是必要的。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5:30
標題: 尼羅巨蜥 Nile Monitor

  尼羅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niloticus)是非洲大陸體型最大的蜥蜴,分佈於整個非洲大陸,只有西北角少數幾個國家未發現過族群。這是一種半水棲性的巨蜥,水性極佳,常棲息於河岸區域,可以潛水長達一個小時。分叉的長舌頭用來搜集環境中的氣味分子,就是嗅覺器官,而非用來協助進食,這一點與蛇類的舌頭功能完全一致。全長最大可達150厘米,鼻孔渾圓,位於眼睛至吻部間。體色以暗灰或黑色為主,並有橫向的帶狀亮色斑紋。一旦長成後,斑紋會變得較不明顯。

  尼羅巨蜥是成長快速的大型蜥蜴,初生的幼蜥在一年內可長到一米以上,飼養箱必須放置可以供它們浸泡的水盆,食物以蟋蟀、小魚、小鼠、小雞、蛋類等為主。由於尼羅巨蜥較具攻擊性,最好由幼體開始馴養比較可以與主人接近,所以經常的把玩巨蜥就是讓它習慣人類的主要馴化方式。但即使是幼蜥的爪子或牙齒也能造成嚴重的傷害,必須特別小心。

  尼羅巨蜥的性別極難分辨,雄性體型比較大,有時在排泄時會露出生殖器。雌蜥可以產下60顆蛋,十分多產,蛋多半產於土坑中。在標準的孵育溫度下(29∼30℃),大約140∼165天會孵化。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5:33
標題: 杜氏巨蜥 Dumeril's Monitor

  杜氏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dumerilii)分佈於緬甸、泰國、馬來半島、婆羅洲、蘇門答臘及其周邊島嶼,棲息於紅樹林、濕地或熱帶雨林區,擅於游泳及攀木。全長可達135厘米,鼻孔呈裂目狀,位於眼睛至吻部的中央。頭部方至頸背間的大型鱗片略呈圓狀。剛孵化的幼體頭部呈橘色,外形極為艷麗,但會隨其成長而逐漸變為灰色或暗灰色,軀體上具有4條明顯的亮色橫紋。在水中以螃蟹為食,亦會捕食昆蟲、鳥類等。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5:35
標題: 粗脖巨蜥 Rough-necked Monitor

  粗脖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rudicollis)分佈於泰國南部、緬甸、馬來半島、裡歐群島、婆羅洲、蘇門答臘、邦加島。全長可達146厘米,吻部細長,會隨其成長而逐漸渾圓,宛如猛獸的嘴形般。幼體的體色以灰色為主,並具有明顯的暗色帶紋及黃色斑點;日見成長後,體色會轉成暗色系,甚至有部分區域的個體全身均會轉成黑色。頭後方至頸部間的鱗片上均具有大型鱗骨。如一旦察覺到任何異狀,便會立即爬至樹上,藏身於樹洞中。幼體大多潛藏於土中,以手碰觸時,會以假死的形態來因應,在巨蜥屬中,本種自為一獨立亞屬。以地表活動的昆蟲、蜘蛛、蠍子、螃蟹等節肢動物、青蛙或蛙卵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5:38
標題: 翡翠巨蜥 Emerald Tree Monitor

  翡翠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prasinus)分佈於新幾內亞島及周邊島嶼,棲息於熱帶雨林區,是一種十分華麗的中型樹棲型巨蜥,通體翠綠,在巨蜥中是十分罕見的。全長90∼100厘米,尾部截面呈圓形,具盤繞物體的能力,長度約與軀幹長相當或更長。具長尾、發達之四肢及趾爪等特徵,有助於適應樹棲生活。吻部細長,圓狀鼻孔位於眼睛至吻部間。

  翡翠巨蜥的個性比較敏感膽小,所以通常都會躲避人類,也很難適應人工環境,飼養時會需要比較長時間的適應期,相對的飼養的難度也比較高,沒有飼養巨蜥經驗的人最好不要嘗試。由於是以樹上活動為主,翡翠巨蜥的尾巴相對的也比一般地棲巨蜥長很多,而且可以捲繞樹木枝幹,增加在樹上活動的靈活性,同時體型也比地棲巨蜥修長許多,有助於在茂密的森林中迅速移動獵食。即使人工繁殖已經成功,但是市面上的翡翠巨蜥多半還是野生個體,而且新進個體通常會處於脫水狀態,所以飼養它們的第一法則就是要先補充足夠的水份,先大量噴水供它們飲用,之後再開始餵食。

  飼養環境以直立式箱籠為主,基本上要有4尺寬7尺高2尺深的尺寸比較理想,因為翡翠巨蜥的活動力很強,此外它們也需要較高的濕度,至少要維持在70%,水份必須每天充分供應,這是飼養這種熱帶巨蜥的要訣。箱籠中設置各種樹枝供攀爬棲息。翡翠巨蜥終其一生幾乎都在樹上渡過,所以底材的種類就不是很重要,如果要選擇,落葉會是最適合的底材。另外還要準備供它們棲息的樹洞,不需要太大,這對稍具神經質的翡翠巨蜥來說也很重要。在食性上,翡翠巨蜥是以樹棲性昆蟲為主食,但是一般可以入口的食物如小鳥、老鼠、蜥蜴等也都會捕食,所以在餵食上比較不會有問題,但是要注意的是它們食量較小,餵食應該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另一方面,它們也不耐飢餓,所以最好每日餵食,盡量不能超過兩天以上不餵食。

  雖然翡翠巨蜥的繁殖已經越來越多見,但是基本上繁殖難度是比較高的,主要是雌性比較挑剔,而且必須處於健康狀態,才願意交配。比較好的繁殖方式就是只飼養一對,不多不少。雄性翡翠巨蜥的頭部和尾巴根部都會比較粗壯,不難分辨。交配後約30天,雌性就可以產下2∼6顆蛋。不過孵蛋就是整個繁殖過程中最困難的部份,因為經常會遇到胎死蛋中的情況,可能還有某些盲點需要克服。在30度左右,正常的話約160天可以孵化,孵化期是比較長的。初生幼體就很膽小,所以如果對蟋蟀麵包蟲等活餌不敢接近的話就要用肉類或死餌來引誘進食,等幼體可以獨立進食之後再改為活餌會比較容易,否則幼體有可能10天以上都不進食。幼體大約兩年後就可以成年。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5:52
標題: 卡氏巨蜥 Peach-throated Monitor

  卡氏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jobiensis)分佈於新幾內亞島及雅平島,棲息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湖泊或河川附近紅樹林、草原或雨林等區域。全長超過120厘米以上,頭部較為細長,頸部及頭側方的鱗片較小及舌頭呈紅色。個體間的體色略有差異,喉部周圍比其他部位顏色來的明亮,呈白、黃或粉紅色。以昆蟲、小型哺乳類、青蛙或淡水魚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02
標題: 紅樹巨蜥 Mangrove Monitor

  紅樹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indicus)分佈於澳洲北部,哈馬後拉島至新幾內亞島及其周邊島嶼間,所羅門群島、加羅林群島、馬歇爾群島,棲息於紅樹林、海岸邊的草原或雨林等近水區域,也有部分區域的個體生活於離水較遠的區域。體長依分佈區域而互有差異,最大全長超過150厘米,一般在1米以下。鼻孔較接近吻部,體色以暗褐色或黑色為主,並布有黃或白色斑點。舌頭為黑色,腹部顏色較為明亮,但無顯著花紋。以昆蟲、小型哺乳類、鳥類、蜥蜴、烏龜、鱷魚卵、軟體動物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06
標題: 藍尾巨蜥 Blue-tailed Monitor


  藍尾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doreanus)分佈於新幾內亞島、俾亞克島、新不列顛島,棲息於熱帶雨林。最大體長63厘米,其最大的特徵就是尾巴呈藍色,和紅樹巨蜥、卡氏巨蜥相似,只是藍尾巨蜥的鱗片較小,鱗列數較多,不過紅樹巨蜥及卡氏巨蜥的幼體尾巴也是藍色。當溫度條件適宜時,其淺藍色的尾巴會深邃而鮮明,極具魅力。在幼體期間,頭部會有鮮明的白色或黃色斑,軀幹及體肢等處也有這些明亮的斑點,十分漂亮。其鼻孔呈橢圓形,並位於吻端附近。以蜥蜴、腐屍或鳥龜蛋為食。需要寬敞、溫暖潮濕的居所,飼育方法同紅樹巨蜥,只是當它遇到危險或受到威脅時,並不會像紅樹巨蜥般會逃入水中。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09
標題: 薩氏巨蜥 Salvadori's Monitor

  薩氏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salvadorii)又名鱷魚巨蜥,分佈於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南方海岸,棲居於低地森林,尤其是靠水的地方。號稱世界最長的蜥蜴,成年全長約5米。尾部約為軀幹長的2倍,但即使體型較長,體重也無法與科摩多龍相比擬。鼻孔呈橢圓形,位置較接近吻部,鼻面較為圓厚。體色以黑色為主,並布有黃色斑紋,四肢及尾部則具有橫紋。

  本種多住在沼澤地區,幾乎為完全樹棲性的巨蜥,體型雖大但相當會爬樹,以爬蟲、青蛙、鳥類、蛋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性情膽小而容易緊張,但很容易就會變的溫馴。飼養難度頗高,飼養空間必須為立體的延伸環境,並在裡面放置供其棲息攀爬的樹木。在溫度方面,薩氏巨蜥可忍受22℃∼30℃的平均溫度,而加熱點必須維持在35∼45℃左右,因本種的體型會長到很大,所以並不建議新手飼養。卵生,每次產下約12枚卵,孵化期約為176∼205天,孵化溫度約為28℃∼30℃。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11
標題: 莫頓巨蜥 Mertens' Water Monitor

  莫頓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mertensi)也稱莫頓水巨蜥,分佈於澳洲北部,棲息於河川或湖沼等水邊區域,泳技高超,性格溫順。全長約1米,鼻孔渾圓,位置較接近吻部,且其開口朝向背部,背部呈暗褐色或黑色,並布有無數個乳白或黃色的細小斑點。下唇具有暗灰色斑紋。腹部呈白色狀,雄性頭側方至頸部間具有顯著的藍紋,雌性在繁殖期間,吻部至頭側方的紅色色澤會逐漸加深。以魚類、青蛙、螃蟹、爬蟲類卵、鳥、哺乳類或陸棲型節足動物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14
標題: 刺尾巨蜥 Ridge-tailed Monitor

   刺尾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acanthurus)分佈於澳洲,棲息於巖區或巨石較多的環境,多藏於巖縫間或岩石下方,會攀木。以昆蟲或蜥蜴為食。全長可達120厘米,體型較小,背部暗褐色,帶有黃色斑點或乳白色眼狀斑紋。在眼狀斑紋的中央位置上,覆有1-2枚暗褐色鱗片。頭部也有暗褐為底色,並布有黃色或乳白色斑點,可延伸至頸部而形成接續的直紋。鼻孔渾圓,位於眼睛至吻部間之中央,開口朝向側方。尾部的鱗片具有棘狀突起。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16
標題: 黑頭巨蜥 Black-headed Monitor

  黑頭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tristis)又名斯旺巨蜥,分佈於澳大利亞東部、東南部一帶,棲息於各種林地中,樹棲。全長80厘米,頭大而扁長,身體肥碩而扁平,身體背面主要為藍黑色,有白色或黃色細斑紋,腹面為白色,嘴形扁闊,四肢粗壯有力,尾巴較長。平時隱藏在樹洞或樹枝上,以昆蟲、其它爬行動物、鳥類、小型哺乳動物和動物屍體等為食,卵生,每窩產卵6∼12枚。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18
標題: 帝汶巨蜥 Timor Monitor

  帝汶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timorensis)又名斑點樹巨蜥,原產於印尼帝汶及周邊島嶼,分佈範圍很廣,除了原產地之外,甚至連澳洲北部與新幾內亞等熱帶地區都有它們的蹤跡。不過澳洲和新幾內亞的個體現在已經分別都被列為不同的獨立巨蜥品種,現在所稱的帝汶巨蜥只有以印尼帝汶島及周邊的小島的個體為主,如羅蒂、薩胡、薩茂、西曼和凱色等小島。其中又以羅蒂島的個體體色比較出色,會呈現藍色的斑點,是帝汶巨蜥中最受歡迎的一種。歐美國家所繁殖的個體多半是羅蒂島(Roti)的藍斑個體,其他島嶼的帝汶巨蜥也都在體色上有所差異而呈現黃、紅等色澤。

  帝汶巨蜥屬於小型巨蜥,體長60∼70厘米左右,鼻孔呈圓形,且靠近吻端處,個體體色有區域性的差異,比較典型為身體上遍佈白色和黃色不規則狀的斑點,幼體的體色相當鮮艷,成體體色轉為較暗。主要捕食昆蟲等小型動物。棲息在多岩石和矮樹的地方,性情活躍,行動迅速,害羞。


  帝汶巨蜥是居住在森林的完全樹棲性蜥蜴類,所以在飼育箱內應用樹枝等佈置成立體狀。剛開始飼養時,會有些神經質,故需要設置避難所提供安靜的休息地。飼育溫度白天為28∼30℃,到了夜間可降低5℃左右。純肉食性,可供應昆蟲、小蜥蜴、牛豬雞鴨肉塊、動物內臟及小白鼠等,並在餌料中添加綜合營養劑。飼養本種需要較高的濕度,所以裡面也必須設置一個水盆,也要定期噴水以保持環境濕度,底材方面可選用樹皮屑或雨林型爬蟲專用的柏木屑。此外帝汶巨蜥也很喜歡日光浴。本種的個性溫和而膽小害羞,人工環境適應期較長。


  雌雄的辨別比較困難,一般來說雄性體型較雌性大,體色較鮮明,雌性體色較黯淡。雌性每窩可產7∼11顆蛋,在90∼130天之內孵化,初生幼體就有15厘米長,因此在餵食上沒有困難。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20
標題: 眼斑巨蜥 Perentie Monitor

  眼斑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giganteus)又名帕倫蒂巨蜥,主要分佈在以澳洲昆士蘭為主的廣泛區域,棲息在乾燥的稀樹大草原中。以全身的眼狀斑紋而得名(日本方面則詮釋為水珠狀),其眼瞼特殊的形狀讓它臉部呈現出一種憂鬱的表情,這是本種比較有趣且具魅力的特徵。眼斑巨蜥常常會用後腿站立,以尾巴支撐地面的姿勢眺望遠端的情況以避免威脅,它們短距離衝刺的速度很快;一如其它巨蜥,眼斑巨蜥也是食性很廣泛的完全肉食性動物,無論是蛇、蜥蜴、鳥類與小型哺乳動物都會獵食,成體甚至可以吃下一隻小袋鼠,同時也會取食其它動物的卵、腐肉等等。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23
標題: 科莫多巨蜥 Komodo Dragon

  科莫多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komodoensis)又名科莫多龍,原產於印度尼西亞小巽他群島的科莫多島和鄰近的幾個島嶼上,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蜴,長達3.5米,重達130公斤。皮膚粗糙,生有許多隆起的疙瘩,無鱗片,黑褐色,口腔生滿巨大而鋒利的牙齒(在所有品種的巨蜥中,只有它有牙齒)。

  科莫多巨蜥基本上是「啞巴」,聲帶很不發達;被激怒時,也僅能聽到它發出的「嘶嘶,嘶嘶」的聲音。它撲食動物時,兇猛異常,奔跑的速度極快。它那巨大而有力的長尾和尖爪是撲食動物的「工具」。它以島上的野豬、鹿、猴子等為食。只要成年的巨蜥一掃尾巴,就可以將三歲以下的小馬掃倒,然後一口咬斷馬腿,將馬拖到樹從中吃掉。吃不完時,它還將餘下部分埋在沙土或草裡,餓時可吃。生活在科莫多島上的野鹿、野豬、山羊和各種猴子,見到巨蜥就逃。蜥蜴吃飽後,趴伏於叢林間,沙灘上或礁巖上,甜睡,曬太陽。它善游泳,具有潛入水中捕魚吃或在水下呆幾十分鐘的特殊本能。

  科莫多巨蜥生活在岩石或樹根之間的洞中。每天早晨,它們鑽出洞來覓食。它的舌頭上長有敏感的嗅覺器官,所以在尋找食物的時候,總是不停地搖頭晃腦、吐舌頭,靠著靈敏的嗅覺器官,能聞到範圍在1000米之內的腐肉氣味。通常情況下,它們會找尋那些已經死去的動物腐肉為食,但成體也吃同類幼體和捕殺豬、羊、鹿等動物,偶爾也會攻擊和傷害人類。

  每天早晨,科莫多巨蜥從洞穴中爬出來,先躺在岩石上吸收陽光的熱量,直到太陽曬暖了身體後才去捕食。科莫多巨蜥在動物經過的路旁伏擊獵物。當獵物臨近(距離約1米遠)時,它會撲上去,先以暴力把獵物打倒在地,或咬斷獵物的後腿,在獵物無法移動後,用利齒撕開獵物的喉部或腹部,獵物因大出血而喪命。此刻,科莫多巨蜥便用鋸齒狀的利齒和強有力的腳爪,把獵物撕成碎塊,並迅速吞下大塊大塊的肉。科學家曾親眼目睹一條體重不超過50公斤的雌巨蜥,竟然在17分鐘內吃完了一頭30公斤重的野豬。科莫多巨蜥的胃像個橡膠皮囊,很容易擴張。成年巨蜥一餐就能吃下高達體重80%的食物,所以,在餐前餐後體重相差很大。獵物的香味吸引了四處覓食的巨蜥,它們紛紛前來欲分享獵物。分餐是有規矩的,體型最大的雄性優先,順從者或「親朋好友」其次,陌生的食客通常被安排在最後就餐。腐屍是科莫多巨蜥愛吃的食物。巨蜥的唾液中含有多種高度膿毒性細菌,受到攻擊的獵物即使逃脫,也會因傷口引發的敗血症而迅速衰竭直至死亡。這些逃脫的獵物就成了攻擊者送給其它巨蜥的禮物。


  科莫多巨蜥3∼5年性成熟,每年7月發情,交尾,8月開始產卵。剛成熟的雌蜥只能產4∼6枚卵,每隔2∼3天產一次;10歲左右進入產卵旺期,每次產下20多枚,將卵埋在沙窩裡,靠太陽輻射的自然溫度孵卵,8個月後,幼蜥才破殼而出。剛出殼時,小蜥大小如同我們飼養的家鵝。它能活50∼80年。



  科莫多島常年荒無人煙。後來,松巴哇蘇丹開始把罪犯流放到島上服刑。他們傳出令人害怕的消息:島上有巨型蜥蜴。但起初一直沒人相信。1911年,一位美國飛行員駕駛一架小型飛機低空飛過科莫多上空時,無意中發現「怪獸」。四年後,印尼政府把這種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動物視為國寶嚴格保護起來。1926年,美國人伯爾登拍攝了關於科莫多島嶼的自然風光及巨蜥的大量鏡頭,1931年製作了影片《KINGKONG》,科莫多巨蜥開始為世人所認識。1990年,印尼政府建立科莫多國家公園,並正式向遊客開放。


  過去,人們為得到科莫多巨蜥的皮而將其捕殺,或是將它抓到動物園去展覽。現在,科莫多巨蜥只剩下不超過2000條,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在科莫多島上的國家公園裡,它們被保護起來,科莫多也是印尼著名的旅遊點。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25
標題: 相思樹巨蜥 Pygmy Mulga Monitor

  相思樹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gilleni)又名吉蘭巨蜥,分佈於澳洲西部、北部、南部與昆士蘭等地,棲居於乾燥的地方。小型巨蜥,體長約43厘米,體色為灰色或深棕色,身體有6∼7條深色的橫向帶狀條紋,尾部顏色較淺,帶狀條紋則較不明顯。以地面或樹上的小蜥蜴、蜘蛛、鳥類的蛋、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偶爾也會吃魚類;常躲在中空的樹幹內,飼養時需準備至少一平米的箱子,可飼養一對,飼養溫度通常為20∼30℃,冬天保持在16∼24℃左右。



  科莫多島常年荒無人煙。後來,松巴哇蘇丹開始把罪犯流放到島上服刑。他們傳出令人害怕的消息:島上有巨型蜥蜴。但起初一直沒人相信。1911年,一位美國飛行員駕駛一架小型飛機低空飛過科莫多上空時,無意中發現「怪獸」。四年後,印尼政府把這種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動物視為國寶嚴格保護起來。1926年,美國人伯爾登拍攝了關於科莫多島嶼的自然風光及巨蜥的大量鏡頭,1931年製作了影片《KINGKONG》,科莫多巨蜥開始為世人所認識。1990年,印尼政府建立科莫多國家公園,並正式向遊客開放。


  過去,人們為得到科莫多巨蜥的皮而將其捕殺,或是將它抓到動物園去展覽。現在,科莫多巨蜥只剩下不超過2000條,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在科莫多島上的國家公園裡,它們被保護起來,科莫多也是印尼著名的旅遊點。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27
標題: 黑珍珠巨蜥 Black Tree Monitor

  黑珍珠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beccarii)分佈於印尼的阿魯群島,體長80∼100厘米,全身棕黑色,是翡翠巨蜥的近緣種,也有學者認為是同一屬種。頸部鱗片是覆有鱗骨的三角形鱗片而且呈筒狀。雄性頭部較大,尾巴基部也較雌性更呈三角形,雌性尾巴基部呈圓形。樹棲型,可小族群飼養,白天22∼30℃,熱點40∼50℃,晚上不低於18℃,濕度70%以上。以昆蟲、爬蟲、鳥類節肢動物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29
標題: 孟加拉巨蜥 Bengal Monitor

  孟加拉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bengalensis)分為兩個亞種,承名亞種(V. b. bengalensis)分佈於南亞與東南亞,斯裡蘭亞與爪哇。東部亞種(V. b. nebulosus)分佈於緬甸南部、泰國與越南中南部的在馬來半島,爪哇等地。孟加拉巨蜥一般是獨居的,很多時都留在地上,而幼蜥則多在樹上。成年的有時也會攀上樹幹,獵食蝙蝠。它們會躲進洞穴或石縫,也會利用白蟻丘。孟加拉巨蜥主要吃昆蟲,如蟻、蝸牛及甲蟲,也會吃鳥類、魚類、青蛙、蛇、其他蜥蜴及細小的哺乳動物。

  孟加拉巨蜥體長可達2米以上(最長記錄2.4米),最重超過10公斤,雄性大於雌性。體色為黑、灰黑或褐色,上有斑點,或從淡灰至深黃,並有較多斑紋。幼體體色較深,體色與環境相關。剛出生個體為淡橙或淺褐色,身體具有黃黑色斑紋,尾部側扁,微有雙棘。鼻孔呈裂目狀,位於眼睛至吻部中央。腹部鱗片光滑,眶上鱗片大小相同。它們的爪強壯,可以抓住如樹等的表面。



  孟加拉巨蜥主要在潮濕的季節繁殖,但在斯里蘭卡的一些群落卻於12月至1月間繁殖,在泰國的甚至全年也可以繁殖。它們會以雙腳站立打鬥來向雌性示愛。它們會在洞穴、枯樹或白蟻丘中生蛋。每次約生達30顆蛋,孵化期約為5個月。很多幼蜥在未孵化前或孵化後不久因營養不良而死亡。幼蜥只吃昆蟲,故經常出沒於樹間。出生後的頭幾個月會與兄弟姊妹一同生活。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33
標題: 金泰加 Gold Tegu

  金泰加(美洲蜥蜴科,拉丁學名:Tupinambis nigropunctatus)分佈於南美洲的熱帶地區,安地斯山脈東部。棲息於熱帶雨林,地棲性。全長最多可達1米左右,世界上最大的泰加蜥之一。身上呈黃至金色的配搭,在其它品種中很難找到。

  飼養箱最好是簡單和容易清潔的,尤其是用來飼養成年的,可選用較闊而矮的飼養箱,因為它們不太喜歡向上爬 (例如:訂製木櫃,玻璃飼養箱)。墊底物可使用木屑、樹皮、砂礫、沙、人造紙屑。日行性,日間12∼14小時直接陽光照射,或紫外光照明設備 (例如:紫外光管 5.0,強力紫外光燈)。溫度32∼38℃照點 (例如:太陽燈),23∼28℃日間 (例如:日用藍燈),21∼25℃夜間 (例如:夜用紅燈,紅外線發熱燈,陶瓷發熱器)。濕度中至高。躲藏處是必需的,因為它需要一個私隱的地方,在裡面最好保持濕潤,可採用人工洞穴 (例如:樹洞,發熱洞穴)等。食物方面主要餵飼昆蟲、齧齒動物 (例如:小白鼠)、低脂肉類 (例如:魚類、雞肉),間中餵飼熟蛋、多種水果,尤其是甜和柔軟的種類 (例如:奇異果、百香果、芒果、楊桃、士多啤梨、葡萄、桃、洋李等)。注意進食時不要把手移近它。另外,食物的大小不應超過頭部的三分之一。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35
標題: 紅泰加 Red Tegu

  紅泰加(美洲蜥蜴科,拉丁學名:Tupinambis rufescens)分佈於玻利維亞東部、巴拉圭西部和阿根廷中西部,棲息於熱帶雨林,地棲性。全長最多可達1米左右,雄性長有巨大的顎骨,並擁有鮮艷的顏色。人工繁殖的個體很溫馴,性格活潑,壽命可達8∼10年。

  飼養箱最好是簡單和容易清潔的,尤其是用來飼養成年的,可選用較闊而矮的飼養箱,因為它們不太喜歡向上爬 (例如:訂製木櫃,玻璃飼養箱)。墊底物可使用木屑、樹皮、砂礫、沙、人造紙屑。日行性,日間12∼14小時直接陽光照射,或紫外光照明設備 (例如:紫外光管 5.0,強力紫外光燈)。溫度32∼38℃照點 (例如:太陽燈),23∼28℃日間 (例如:日用藍燈),21∼25℃夜間 (例如:夜用紅燈,紅外線發熱燈,陶瓷發熱器)。濕度中至高。躲藏處是必需的,因為它需要一個私隱的地方,在裡面最好保持濕潤,可採用人工洞穴 (例如:樹洞,發熱洞穴)等。食物方面主要餵飼昆蟲、齧齒動物 (例如:小白鼠)、低脂肉類 (例如:魚類、雞肉),間中餵飼熟蛋、多種水果,尤其是甜和柔軟的種類 (例如:奇異果、百香果、芒果、楊桃、士多啤梨、葡萄、桃、洋李等)。注意進食時不要把手移近它。另外,食物的大小不應超過頭部的三分之一。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37
標題: 黑白泰加 Argentine Black and White Tegu

  黑白泰加(美洲蜥蜴科,拉丁學名:Tupinambis merianae)分佈於巴西南東部、巴拉圭東部、烏拉圭和阿根廷東部,地棲性,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受歡迎的泰加蜥。幼體頭部和身驅呈綠至石灰色;成年個體則呈黑色和白色,全長可達1.5米。

  飼養箱最好是簡單和容易清潔的,尤其是用來飼養成年的,可選用較闊而矮的飼養箱,因為它們不太喜歡向上爬 (例如:訂製木櫃,玻璃飼養箱)。墊底物可使用木屑、樹皮、砂礫、沙、人造紙屑。日行性,日間12∼14小時直接陽光照射,或紫外光照明設備 (例如:紫外光管 5.0,強力紫外光燈)。溫度32∼38℃照點 (例如:太陽燈),23∼28℃日間 (例如:日用藍燈),21∼25℃夜間 (例如:夜用紅燈,紅外線發熱燈,陶瓷發熱器)。濕度中至高。躲藏處是必需的,因為它需要一個私隱的地方,在裡面最好保持濕潤,可採用人工洞穴 (例如:樹洞,發熱洞穴)等。食物方面主要餵飼昆蟲、齧齒動物 (例如:小白鼠)、低脂肉類 (例如:魚類、雞肉),間中餵飼熟蛋、多種水果,尤其是甜和柔軟的種類 (例如:奇異果、百香果、芒果、楊桃、士多啤梨、葡萄、桃、洋李等)。注意進食時不要把手移近它。另外,食物的大小不應超過頭部的三分之一。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38
標題: 南草蜥 Long-tailed Grass Lizard

  南草蜥(正蜥科,拉丁學名:Takydromus sexlineatus)是我國特有品種,主要分佈於華中、華南及西南地區,棲息於長滿長草的低地,常見於乾燥空曠的地方。南草蜥的特徵是修長的身體和特長的尾巴,它體型幼長,有明顯的起稜鱗片,易於辨認。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40
標題: 北草蜥 Northern Grass Lizard

  北草蜥(正蜥科,拉丁學名: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中國有6種,主要分佈於華中、華南及西南地區,棲息於海拔180∼1750米的丘陵、平原和山區的茂密草叢中或矮灌木林間,受到驚擾則迅速逃遁,以昆蟲為食。

  北草蜥體細長,約50∼60毫米,尾為體長的兩倍以上;吻端稍鈍,吻長約與眼、耳間間距等長;外鼻孔位於鼻鱗、後鼻鱗於第一枚上居鱗之間;耳孔大。幾於眼徑等長。四肢較發達,貼體相向時彼此達對方掌部,鼠蹼窩一對。頭頂具對稱排列的大鱗,背部起稜大鱗排成縱行,腹部大鱗近方形。尾易自截。體背綠褐色,腹面灰白色,體側下方綠色。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41
標題: 白條草蜥 Mountain Grass Lizard

  白條草蜥(正蜥科,拉丁學名:Takydromus wolteri)分佈於朝鮮、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遼寧、吉林、黑龍江、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江西、福建等地,主要棲息於荒山灌叢、雜木林邊緣、山坡、田地等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朝鮮。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43
標題: 台灣草蜥 Formosan Grass Lizard

  台灣草蜥(正蜥科,拉丁學名:Takydromus formosanus)是台灣的特有物種,分佈於台灣本島,常見於次生林林緣草地或草原地區以及活動於草叢或灌叢中。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1200米。


  台灣草蜥全長20∼22厘米,軀幹長最大達6厘米,尾長可達軀幹長的2∼3倍。背部以茶色為主,體側呈綠色,腹面白色。計有3對咽頭鱗,2對股孔。下頷具三對頦片。體背與腹面鱗片有明顯稜起。後腿鼠蹊孔一般來說有2對。尾巴能自割。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45
標題: 閃光蜥 Caiman Lizard

  閃光蜥(美洲蜥蜴科,拉丁學名:Dracaena guianensis)又名凱門蜥、凱門鱷蜥,分佈於南美洲的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秘魯及巴西。日行性,半水棲型的蜥蜴。它們大部份時間都會留在水中,故棲息在沼澤、河流及氾濫森林。它們也會在懸掛在水面上的樹枝曬太陽。

  閃光蜥體長可達0.9∼1.1米,體色主要為亮綠色或褐色,頭部則為橙色。幼體的亮綠色體色較成體更為鮮艷。其頸部鱗片隆起,背部及尾巴的鱗片也明顯鱗脊化,有時可充當部分防護。這種蜥蜴形似眼鏡鱷(Caimancrocodilus),但其寬短的頭部則與條紋頸帶蜥(Tupinambis teguixin)較為相似。

  這種強而有力的蜥蜴有健壯的頭部、可以咬碎東西的強壯上下顎,臼齒般的牙齒則用以取食水棲螺類,將不能消化的碎殼吐出。飼養難度普通,溫度白天保持在25∼28℃、晚上保持在21∼24℃左右,加熱點約在32∼34℃之間,環境濕度維持在50%%∼70%左右,並必須設置一人工避難所使其躲藏。卵生,每次產2枚卵。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47
標題: 珠寶蜥 Jewelry Lizard

  珠寶蜥(正蜥科,拉丁學名:Lacerta lepida)又名歐洲藍斑蜥蜴,分佈於意大利西北部、法國南部、西班牙及葡萄牙,日行性,棲居在開闊林地、葡萄園及橄欖林內,是歐洲體型最大的正蜥科(Lacertidae)蜥蜴,體長可達60∼80厘米。這種粗壯的蜥蜴有健壯的頭部及強而有力的上下顎,體色為綠色,散佈著黑色斑點,體側有數列淡藍色的斑點。幼體為藍綠色,身體上覆蓋著無數白色斑點,這些斑點有時鑲著黑邊。

  在野外以昆蟲、小型蜥蜴、其它動物的蛋與小型哺乳動物為食,本種若在茂密的灌木林內被發現,體型大者逃跑時會因碰撞矮樹叢而發出很大的聲響。卵生,每次產約4∼6枚卵。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49
標題: 星點蜥 Anatolian Lizard

  星點蜥(正蜥科,拉丁學名:Lacerta cappadocica)分佈於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地棲性,棲息於荒地。全長21∼26厘米,趾下鱗片上具有鱗骨,此外,下眼臉呈透明的眼孔,頸環鱗後緣平滑,並未呈鋸齒狀。腹部位置的鱗片計有6或8列,股孔約有38∼50個。眼上鱗與睫鱗間的粒狀鱗連成一列。一般體色以黑色為主,並帶有金屬光澤的亮色眼狀斑紋。部分亞種的身上另具有條紋。以小型昆蟲或蜘蛛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50
標題: 捷蜥 Sand Lizard

 捷蜥(正蜥科,拉丁學名:Lacerta agilis)又名棋盤蜥、沙蜥,廣泛分佈於歐洲和中亞,西到英國南部,東到西伯利亞、中國新疆,在英國該蜥蜴數量稀少,是重點保護對象。全長18∼22厘米。雄性成體背部為黑褐色,體側為亮綠色,在繁殖期顏色會更鮮艷。雌性成體為淡褐色,分佈有黑白的斑點。幼體的顏色與成體接近,只是較為黯淡。捷蜥偶爾會出現紅背或藍身的個體,這些個體目前已得到寵物行業的成功的人工繁殖。

  捷蜥性情通常較為膽小害羞,但精力旺盛,也容易馴服,因而適合作為寵物。雄性之間會有爭鬥,尤其在繁殖季節。室內飼養需要提供UVB。在西歐捷蜥主要棲息在海岸邊的丘陵地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52
標題: 翡翠蜥 Balkan Emerald Lizard

  翡翠蜥(正蜥科,拉丁學名:Lacerta trilineata)分佈於巴爾幹半島,棲息於日照良好的灌木林,也有部分生活在水邊區域,地棲,日行性。全長34∼50厘米,外觀與翠綠蜥相似。吻部略尖,頭後方較寬。由上俯視頭部呈三角外形。腹部鱗片有8列,至於眼部上方的粒狀鱗則會連成一列。體色極富變化。雄性成體的喉部呈黃色。幼體背部有3∼5條白紋。主要以昆蟲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6:53
標題: 翠綠蜥 European Green Lizard

  翠綠蜥(正蜥科,拉丁學名:Lacerta viridis)廣泛分佈於東歐各國,棲息於濕潤的環境。日行性,地棲。全長約30∼40厘米。腹部鱗片6列,眼部上方無任何粒狀鱗。不少雌性背部有2∼4道白紋。雄性在繁殖期喉部呈亮藍色。雌性可能是褐色,也可能是綠色。

  翠綠蜥的膽子比較大,但卻較為容易馴服,尤其是雄性。雄性和雄性,雌性和雌性之間都會出現爭鬥,所以只能成對飼養,並且最好能提供充足的空間。在室內飼養必須提供UVB,否它們身上會出現被稱為「黑癌症」的深色斑塊(一種皮膚病)並導致死亡。與翡翠蜥相比翠綠蜥較喜歡濕潤的環境。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7:19
標題: 犰狳蜥 Armadillo Lizard

  犰狳蜥(環尾蜥科,拉丁學名:Cordylus cataphractus)分佈於南非西南部,棲息於平坦的砂岩地,日行性,以8∼10只的數量群居,以昆蟲為食。因為避敵方式酷似哺乳類中的犰狳而得名。面臨危險時將尾含於口中,縮成球狀,以頭部和尾部的骨質鱗片和棘刺保護柔軟的腹部,至危險解除時才鬆開。

  犰狳蜥全長12∼16厘米,最大可達21厘米。頭後部有6枚大而有明顯鱗骨的鱗片並列。軀體及尾部同樣有具明顯鱗骨的鱗片呈帶狀排列。其中位於軀體部位的鱗片數量,有15∼17枚。雄性身上約有26∼32個股孔。

  犰狳蜥十分溫馴,也很好養,可以很快適應人工環境,但是比一般蜥蜴要膽小一點,在沒有完全適應以前最好不要抓它把玩。在食性上是以一般昆蟲及無脊椎動物為主,可以餵食蟋蟀、麵包蟲、螞蚱、大麥蟲、蚯蚓,幼體特別喜歡吃白蟻。如果找得到的話,白蟻是最營養的食物。飼養環境以砂為底材,堆置一些岩塊供它們攀爬和躲藏。設置一個水盆,水不要過深,因為它們並不是很喜歡水。加熱設備白天溫度為36℃;夜晚20∼22℃,最低可到16℃。另外需要設置一個躲避,至少要能夠讓兩隻安身其中,這是一種群居性的蜥蜴,因此至少要兩隻一起養。如飼養得當,它們可以有20年以上的壽命。

  在雌雄辨別上,犰狳蜥是非常困難的,可以3∼5只群養讓它們自然配對。雄性通常頭部較大花紋較鮮明,股孔也比較明顯,不過準確性較其它蜥蜴低。犰狳蜥是卵胎生,雌性每次可生下一隻幼體,一年繁殖一次。初生幼體包裹在一層透明薄膜中,約三年可以達到性成熟。幼體可以與父母共同生活,不會有被吃的危險,因為犰狳蜥是群居性動物,但是以家庭成員為群聚對象,如果是外來的陌生個體便有遭受攻擊的危險。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7:21
標題: 盾甲蜥 Plated Lizard

  盾甲蜥(環尾蜥科,拉丁學名:Gerrhosaurus major)廣泛分部於南非,棲息於乾燥熱帶草原,生活在植物環繞的岩石縫隙內。全長30∼40厘米,最大可達48厘米,腹部鱗片呈縱向排列。鱗列數10列左右。體鱗外形看起來十分生硬。以昆蟲、花果為食。日行性,卵生,每胎2∼4顆卵。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7:25
標題: 赤腹蜥 Crag Lizard

  赤腹蜥(環尾蜥科,拉丁學名:Pseudocordylus sp.)分佈於南非,棲息於巖縫間,日行性。全長15∼35厘米,背部鱗片細小,尾部覆有棘狀鱗。雄性腹側部多呈黃色或橘色。以各種無脊椎動物或小型蜥蜴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7:27
標題: 陸鱷蜥 Southern Alligator Lizard

  陸鱷蜥(蛇蜥科,拉丁學名:Elgaria multicarinata)分佈於美國太平洋岸及墨西哥,棲息於草原或開闊森林,性好潮濕環境。日行性,地棲型。全長30∼46厘米,軀體腹側部位長有折疊狀的皮膚皺紋,且背部具有明顯的黑色帶狀斑紋。腹部鱗片的中央位置上,另有暗色縱向條紋。此外,眼睛呈淡黃色。以昆蟲、蜘蛛、蚯蚓、蝸牛、卵為食。







作者: ipetec    時間: 2015-8-5 17:29
標題: 水獺蜥 Yellow-spotted Night Lizard

  水獺蜥(夜蜥科,拉丁學名:Lepidophyma flavimaculatum)分佈於中美洲,棲息於高溫森林中,基本上以地面活動為主。夜行性,白天則會潛藏於倒木下方,共有9個亞種。全長18厘米左右,背部上長有大型鱗片。以行動遲緩的地表昆蟲或蚯蚓為食。











歡迎光臨 歡迎進入台灣宇雄國際生醫科技教育---有聲文教出版 (http://ipetec.tv/ipetec/)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