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iPet ec 愛沛特教育雲多媒體---有聲文教出版

 找回密碼
 登錄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ipetec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蜥蜴知識通

[複製鏈接]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64#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5:24:56 | 只看該作者

白喉巨蜥 White-throated Monitor


  白喉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albigularis)也稱非洲巨蜥,原產於非洲中部與南部,棲息於乾燥莽原疏林區,全長140∼200厘米,早期曾經被歸類為草原巨蜥的亞種,目前已經獨立為一種。 共有四個亞種:
白喉巨蜥 Varanus a. albigularis 分佈以南非為主,又稱帶斑白喉巨蜥;
安哥拉白喉巨蜥 Varanus a. angolensis 分佈以安哥拉為主;
東非白喉巨蜥 Varanus a. microstictus 分佈以東非肯亞、索馬利亞為主;
黑喉巨蜥 Varanus a. ionidesi 分佈以坦桑尼亞為主。
其中以白喉巨蜥和黑喉巨蜥比較常見。分佈於南非的白喉巨蜥因為背上佈滿黑色帶斑,也被稱為帶斑白喉巨蜥,在三個白喉亞種中,體色算是比較顯眼的一種。而黑喉巨蜥因為喉部黝黑而與其它三個亞種區分開來。基本上,它們的習性是相同的。

  白喉巨蜥與多數巨蜥一樣,是日行性的地棲蜥蜴,但是因為具有尖銳的長爪,所以爬樹的本領也十分高強,是比較健壯粗養的蜥蜴,對環境與食物的需求並不挑剔。以肉食為主,可以用老鼠做為主食,肉片、雞鴨、牛蛙、雞蛋、大蝸牛、貓狗飼料等都是良好的食物。UVB不是很必要。維他命鈣粉的補充也可以降到最低量。白喉巨蜥因為食量很大,如果不控制餵食量,加上狹小飼養空間的運動量不足,會產生一般巨蜥常見的肥胖問題,可能導致大幅縮短它們的壽命。最好能每天定時讓它們出來活動筋骨運動一番。用狗鏈牽到公園溜蜥蜴更理想。但是要注意的是巨蜥都有攻擊性,不論它們有多馴養,所以防護措施永遠都是必要的。

  雌雄的辨別在白喉巨蜥來說也不容易,雄性通常比較壯碩,尾巴根部較腫大。雌性每年生產1∼2次,在野外每胎可產下50顆卵,十分多產,在人工環境通常只會產下20顆左右的卵。孵化期約4∼5個月。初生幼體有時候會有拒食的狀況,需要人工餵食,幾次之後就會自己進食,以乳鼠為主食,成長到三年以上就可以成年,只要穩定飼養,它們的壽命通常可以達到15年之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63#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5:21:50 | 只看該作者

沙漠巨蜥 Desert Monitor


 沙漠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griseus)分佈於非洲撒哈拉沙漠經阿拉伯半島、中亞沙漠地帶至印度間,棲息於沙漠、沙丘或乾燥荒地。全長最大可達140厘米,鼻孔呈裂目狀,位於眼部前方位置。

  沙漠巨蜥性格相當粗暴,受到威脅時會將身體與頸部膨脹,將身體弓起並發出低沉的嘶吼。沙漠巨蜥是挖土的高手,但沙漠與粘土層不易挖掘,所以有時它也會以地面鳥類的巢穴為其居所。沙漠巨蜥能在短距離(約100∼150米)內以時速20公里的速度衝刺。食性廣泛,以昆蟲、小型哺乳動物、蝸牛、鳥類、蜥蜴、蛇類,其它動物的蛋和腐肉等為食,也吃其他毒蛇,本種對蛇的毒液具有特別的免疫力。在當地人們認為沙漠巨蜥有毒而遭大量捕殺,數量銳減。本種唾液內含有特殊的成份,根據 Gorelov (1971)所做的實驗中,將沙漠巨蜥的唾液注射到鳥類的體內,幾秒內便產生癱瘓;卵生,繁殖期在每年3∼5月,每次產約10∼25枚卵,孵化期約120天,幼體出生後三年便達到性成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62#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5:19:43 | 只看該作者

砂巨蜥 Sand Monitor


 砂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gouldii)分佈於澳洲與新幾內亞,棲居在乾燥的稀樹草原與荒地中。全長可達120厘米,背部上同時具有亮色斑點及大型黑色斑點並列。

  砂巨蜥是一種兇猛且力量相當強大的巨蜥,雄性具有很強的領域性,這種巨蜥在受威脅時通常會以後腳站立、鼓漲頸部並發出嘶嘶聲以嚇退敵人,如果無效就會甩動尾巴或張口還擊。食性很廣,在野外它會獵食甲殼類、小型哺乳類與其他爬蟲類,有時候也會獵食鳥類、兩棲類,甚至腐肉、昆蟲與爬蟲類的蛋也照單全收。

  砂巨蜥很會挖洞,會下挖到地底築巢,通常將巢築於岩石、灌木或落木下方,有時也會佔據兔子的巢穴省去自己築巢的麻煩。砂巨蜥屬卵生,繁殖期時雌雄會同住於一個洞穴中,並在未來幾天內持續交配,雌巨蜥會在白蟻塚中心向下挖掘約50∼60厘米深的洞,並在裡面產下10∼17枚卵,並將洞口填滿,蟻塚特殊調節機能可保持良好的溫度與濕度有助於卵的孵化。人工飼養環境主要以低濕高溫為主,建議飼養溫度為25∼35℃左右,幼體可供應蟋蟀、大麥蟲、乳鼠等等作飼料,成體主要提供白老鼠、豬肉等等,當然鈣粉也是不可或缺的補充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61#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5:15:25 | 只看該作者

樹巨蜥 Lace Monitor


  樹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varius)又名帝摩爾花點巨蜥、飾紋巨蜥、雷斯巨蜥、雷氏巨蜥、花邊巨蜥,分佈於澳洲東部,棲居於雨林及乾燥林地內,棲息地非常多樣化。是爬樹高手,一旦遇到危險,會繞著樹幹呈螺旋狀快速攀上樹頂。個體間的體色差異非常大,通常背部呈現一種藍色感覺的暗褐色,且覆有亮色的鱗片而形成斑點般的模樣。此外因為分佈區域的不同,也有在身體、尾部與四肢上布有黑色或黃色帶紋的個體(被稱為 Bell's Face)。鼻孔圓形,眼部至鼻孔間的距離約為鼻孔至吻端的兩倍。尾巴長而側扁,尾巴上部邊緣有鱗脊化情形,體長最大可超過2米,不過平均在150∼170厘米左右。


  樹巨蜥喜歡潮濕環境,通常居住於水邊與樹木林立的各種環境,有時也會在城市近郊出沒。以魚、爬蟲、蝸牛、小型哺乳動物、腐肉、其它動物的卵或青蛙為食,甚至會捕食同種的幼蜥。本種巨蜥有領域性行為,在發情的時候雄性巨蜥會為了爭奪與同一隻雌巨蜥的交配權而大打出手。


  在飼育這種巨蜥時,需要規劃很大的空間,最建議的是戶外放養的方式。食材方面可喂以肉類、小白鼠、蛙類等等,也可以嘗試餵食成貓罐頭,一般來說,本種飼養上很容易,如果沒生病很適合長期飼養,也可以生活的相當好,甚至可在人工環境下進行繁殖。卵生,通常在春季或夏季在白蟻巢中產卵,每次產約4∼14枚卵,孵化期約45∼60天左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60#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4:46:15 | 只看該作者

澤巨蜥 Water Monitor


 澤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salvator)也稱水巨蜥,分佈於斯里蘭卡及印度經中南半島、中國南部、香港、馬來半島至印尼及菲律賓間。常在水田、河川附近或紅樹林等近水區域出沒,擅於游泳,常會游入水中。最大全長可達2.5米,但很少有超過2米的。體型較細長,但大型個體的體重約25公斤,吻部細長,鼻孔渾圓,且位置較靠近吻部。分7個亞種,但亞種間的體色及斑紋互有差異,全身體色幾乎是以黑色系為主。

  由於不挑食的習性,使得澤巨蜥可以棲息在大型動物無法生存的沼澤區域。澤巨蜥可以吃下任何可以吞下的肉食如魚蝦、螃蟹、鳥類、蛋類、蜥蜴、老鼠、蛙類、蛇類,甚至是死屍或垃圾等,這種來者不拒的個性也賦予它們過人的生存能力。在人工飼養下適應良好。

  澤巨蜥是所有巨蜥中最為溫馴的一種,屬於半水棲日行性蜥蜴,幼體的體色也十分出色,但長成之後體色則趨於黯淡,不過個別體色還是有差異存在。飼養環境與尼羅巨蜥相似,對水的需求很高,食物可以喂一般蟋蟀、麵包蟲、小鼠、雞蛋等,幼體成長快速,所以鈣粉和維他命的補充也很重要,最好每週供應一次。

  雄性體型大於雌性,雄性在100∼130厘米以上就屬於成體,雌性則為50∼120厘米。雌蜥在交配後4∼6周就會產下6∼25顆軟殼蛋於事先挖好的洞穴中,再掩埋好。經過2.5∼3.5個月就可以孵化,幼蜥大約兩年後成年,壽命與一般巨蜥相同,大約是15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59#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4:42:46 | 只看該作者

黃巨蜥 Yellow Monitor


 黃巨蜥(巨蜥科,拉丁學名:Varanus flavescens)分佈於孟加拉、尼泊爾、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一種知名度非常低的巨蜥,而且是世界上最瀕危的巨蜥品種之一。全長可以達到100厘米,體色即便在同一個區域裡也有很多變化,很多樣本個體都有橫越身體的紅色斑紋。在季風季節雄性和雌性的體色都會變得更鮮艷。



  在飼養狀態下黃巨蜥是一種相對較不活躍的巨蜥。唯一公開繁殖的只有Visser(人名)(1985)。他的一對黃巨蜥養在一個15平方米的空間裡,每天只在早上的半小時和下午的半小時內表現活躍。蛋在30℃經過149∼155天孵化,但不幸的是沒有一隻幼體能存活下來。和大部分其他巨蜥一樣,黃巨蜥喜歡在很高的溫度下曬太陽(45℃)。應該給它們提供柔軟的底材讓它們挖掘,並提供足夠的水讓它們泡澡。每星期提供三隻大蛙就能提供足夠的營養,但在室內飼養則必須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物,一個多樣化的包括無脊椎動物、兩棲類和小型哺乳類的食譜應該更合適。在飼養狀態下它們可以活超過10年。


  儘管這種蜥蜴受到保護,在八十年代據報道每年卻仍有近50萬張黃巨蜥皮交易,大部分都出口到了日本。黃巨蜥的最活躍期間和當地農業區的失業季節相一致,因此很多失業人員收集它們的皮並賣給販子。黃巨蜥已經從大部分它們原有的棲息地中消失,成為了世界上除科摩多龍以外的最瀕危的巨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58#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4:39:39 | 只看該作者

麗紋石龍子 Elegant Five-lined Skink


麗紋石龍子(石龍子科,拉丁學名:Eumeces elegans)分佈於中國東南部、台灣、澎湖群島和釣魚台列島,棲居在低、中、高海拔山區和平地空曠的草地、灌叢、石堆和農墾地附近。中、大型石龍子,體長約22∼27厘米左右,體型略微肥胖,全身鱗片光滑,後腿外側有不規則排列的大形鱗片。幼蜥尾巴為鮮艷的藍色,因此常被稱為藍尾石龍子,身體背部為黑色,上有五條金色縱紋延伸至尾巴基部;成蜥身體背部為褐色或灰褐色,體側有紅暗色斑紋,腹部為灰白色。在性別辨認方面,雄性在洩殖孔兩邊各有一組凸起的鱗片,雌性就沒有;雄體尾部較雌體長和尖。

  以甲蟲幼蟲及軟體動物為食。在飼養上,只要溫度適當又有足夠食物,一般都非常易養,但稍要注意飼養箱內的通風情形,若在不通風的狀下飼育的話,很容易會死亡。溫度方面,白天維持在28∼30℃,晚上則降至20∼22℃,濕度方面維持在 60%∼7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57#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2:05:11 | 只看該作者

五線石龍子 Five-lined Skink


 五線石龍子(石龍子科,拉丁學名:Eumeces fasciatus)分佈於北美洲,因其幼體尾巴為藍色而亦被稱為藍尾石龍子,成年後尾巴藍色褪去,外表看去更像一隻縮小版的中華石龍子。本種要注意與麗紋石龍子的區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56#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2:02:30 | 只看該作者

四線石龍子 Blue-tailed Skink


 四線石龍子(石龍子科,拉丁學名:Eumeces quadrilineatus)又名藍尾石龍子,分佈於泰國、柬埔寨、越南以及中國的廣西、廣東、海南、香港等地。藍尾石龍子不是單獨對一種石龍子的稱呼,同時被稱為藍尾石龍子的有四線石龍子、五線石龍子、麗紋石龍子,而四線石龍子是唯一在成年後仍能保持藍尾的品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55#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2:00:22 | 只看該作者

橙點石龍子 Schneider's Skink


 橙點石龍子(石龍子科,拉丁學名:Eumeces schneideri)分佈於非洲,地棲性,棲息於乾燥地區。成年體長38∼45厘米,足部發育良好,長有光亮的鱗片,啡色或灰色的身軀上,長有黃色或橙色的斑紋。

  可選用較闊而矮的飼養箱,因為它們不太喜歡向上爬;墊材可使用幼沙、砂礫、泥土,因為它們喜歡掘洞,所以墊底物的厚度應該最小2"∼4"。日行性;12∼14 小時直接陽光照射,或紫外光照明設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登錄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手機版|Archiver|台灣宇雄國際生醫科技教育 ( 統一編號:83590066

GMT+8, 2024-6-17 07:24 , Processed in 0.147837 second(s), 9 queries , Apc On.

中西醫學 有聲文教 優質服務

© 2014-1-6 iPet ec愛沛特多媒體網訊製作行銷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