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iPet ec 愛沛特教育雲多媒體---有聲文教出版

 找回密碼
 登錄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ipetec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蜥蜴知識通

[複製鏈接]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94#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6:52:24 | 只看該作者

翡翠蜥 Balkan Emerald Lizard


  翡翠蜥(正蜥科,拉丁學名:Lacerta trilineata)分佈於巴爾幹半島,棲息於日照良好的灌木林,也有部分生活在水邊區域,地棲,日行性。全長34∼50厘米,外觀與翠綠蜥相似。吻部略尖,頭後方較寬。由上俯視頭部呈三角外形。腹部鱗片有8列,至於眼部上方的粒狀鱗則會連成一列。體色極富變化。雄性成體的喉部呈黃色。幼體背部有3∼5條白紋。主要以昆蟲為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93#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6:50:58 | 只看該作者

捷蜥 Sand Lizard


 捷蜥(正蜥科,拉丁學名:Lacerta agilis)又名棋盤蜥、沙蜥,廣泛分佈於歐洲和中亞,西到英國南部,東到西伯利亞、中國新疆,在英國該蜥蜴數量稀少,是重點保護對象。全長18∼22厘米。雄性成體背部為黑褐色,體側為亮綠色,在繁殖期顏色會更鮮艷。雌性成體為淡褐色,分佈有黑白的斑點。幼體的顏色與成體接近,只是較為黯淡。捷蜥偶爾會出現紅背或藍身的個體,這些個體目前已得到寵物行業的成功的人工繁殖。

  捷蜥性情通常較為膽小害羞,但精力旺盛,也容易馴服,因而適合作為寵物。雄性之間會有爭鬥,尤其在繁殖季節。室內飼養需要提供UVB。在西歐捷蜥主要棲息在海岸邊的丘陵地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92#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6:49:34 | 只看該作者

星點蜥 Anatolian Lizard


  星點蜥(正蜥科,拉丁學名:Lacerta cappadocica)分佈於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地棲性,棲息於荒地。全長21∼26厘米,趾下鱗片上具有鱗骨,此外,下眼臉呈透明的眼孔,頸環鱗後緣平滑,並未呈鋸齒狀。腹部位置的鱗片計有6或8列,股孔約有38∼50個。眼上鱗與睫鱗間的粒狀鱗連成一列。一般體色以黑色為主,並帶有金屬光澤的亮色眼狀斑紋。部分亞種的身上另具有條紋。以小型昆蟲或蜘蛛為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91#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6:47:35 | 只看該作者

珠寶蜥 Jewelry Lizard


  珠寶蜥(正蜥科,拉丁學名:Lacerta lepida)又名歐洲藍斑蜥蜴,分佈於意大利西北部、法國南部、西班牙及葡萄牙,日行性,棲居在開闊林地、葡萄園及橄欖林內,是歐洲體型最大的正蜥科(Lacertidae)蜥蜴,體長可達60∼80厘米。這種粗壯的蜥蜴有健壯的頭部及強而有力的上下顎,體色為綠色,散佈著黑色斑點,體側有數列淡藍色的斑點。幼體為藍綠色,身體上覆蓋著無數白色斑點,這些斑點有時鑲著黑邊。

  在野外以昆蟲、小型蜥蜴、其它動物的蛋與小型哺乳動物為食,本種若在茂密的灌木林內被發現,體型大者逃跑時會因碰撞矮樹叢而發出很大的聲響。卵生,每次產約4∼6枚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90#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6:45:46 | 只看該作者

閃光蜥 Caiman Lizard


  閃光蜥(美洲蜥蜴科,拉丁學名:Dracaena guianensis)又名凱門蜥、凱門鱷蜥,分佈於南美洲的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秘魯及巴西。日行性,半水棲型的蜥蜴。它們大部份時間都會留在水中,故棲息在沼澤、河流及氾濫森林。它們也會在懸掛在水面上的樹枝曬太陽。

  閃光蜥體長可達0.9∼1.1米,體色主要為亮綠色或褐色,頭部則為橙色。幼體的亮綠色體色較成體更為鮮艷。其頸部鱗片隆起,背部及尾巴的鱗片也明顯鱗脊化,有時可充當部分防護。這種蜥蜴形似眼鏡鱷(Caimancrocodilus),但其寬短的頭部則與條紋頸帶蜥(Tupinambis teguixin)較為相似。

  這種強而有力的蜥蜴有健壯的頭部、可以咬碎東西的強壯上下顎,臼齒般的牙齒則用以取食水棲螺類,將不能消化的碎殼吐出。飼養難度普通,溫度白天保持在25∼28℃、晚上保持在21∼24℃左右,加熱點約在32∼34℃之間,環境濕度維持在50%%∼70%左右,並必須設置一人工避難所使其躲藏。卵生,每次產2枚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89#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6:43:50 | 只看該作者

台灣草蜥 Formosan Grass Lizard


  台灣草蜥(正蜥科,拉丁學名:Takydromus formosanus)是台灣的特有物種,分佈於台灣本島,常見於次生林林緣草地或草原地區以及活動於草叢或灌叢中。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1200米。


  台灣草蜥全長20∼22厘米,軀幹長最大達6厘米,尾長可達軀幹長的2∼3倍。背部以茶色為主,體側呈綠色,腹面白色。計有3對咽頭鱗,2對股孔。下頷具三對頦片。體背與腹面鱗片有明顯稜起。後腿鼠蹊孔一般來說有2對。尾巴能自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88#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6:41:59 | 只看該作者

白條草蜥 Mountain Grass Lizard


  白條草蜥(正蜥科,拉丁學名:Takydromus wolteri)分佈於朝鮮、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遼寧、吉林、黑龍江、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江西、福建等地,主要棲息於荒山灌叢、雜木林邊緣、山坡、田地等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朝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87#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6:40:33 | 只看該作者

北草蜥 Northern Grass Lizard


  北草蜥(正蜥科,拉丁學名: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中國有6種,主要分佈於華中、華南及西南地區,棲息於海拔180∼1750米的丘陵、平原和山區的茂密草叢中或矮灌木林間,受到驚擾則迅速逃遁,以昆蟲為食。

  北草蜥體細長,約50∼60毫米,尾為體長的兩倍以上;吻端稍鈍,吻長約與眼、耳間間距等長;外鼻孔位於鼻鱗、後鼻鱗於第一枚上居鱗之間;耳孔大。幾於眼徑等長。四肢較發達,貼體相向時彼此達對方掌部,鼠蹼窩一對。頭頂具對稱排列的大鱗,背部起稜大鱗排成縱行,腹部大鱗近方形。尾易自截。體背綠褐色,腹面灰白色,體側下方綠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86#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6:38:51 | 只看該作者

南草蜥 Long-tailed Grass Lizard


  南草蜥(正蜥科,拉丁學名:Takydromus sexlineatus)是我國特有品種,主要分佈於華中、華南及西南地區,棲息於長滿長草的低地,常見於乾燥空曠的地方。南草蜥的特徵是修長的身體和特長的尾巴,它體型幼長,有明顯的起稜鱗片,易於辨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390

主題

711

帖子

4405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405
QQ
85#
 樓主| 發表於 2015-8-5 16:37:32 | 只看該作者

黑白泰加 Argentine Black and White Tegu


  黑白泰加(美洲蜥蜴科,拉丁學名:Tupinambis merianae)分佈於巴西南東部、巴拉圭東部、烏拉圭和阿根廷東部,地棲性,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受歡迎的泰加蜥。幼體頭部和身驅呈綠至石灰色;成年個體則呈黑色和白色,全長可達1.5米。

  飼養箱最好是簡單和容易清潔的,尤其是用來飼養成年的,可選用較闊而矮的飼養箱,因為它們不太喜歡向上爬 (例如:訂製木櫃,玻璃飼養箱)。墊底物可使用木屑、樹皮、砂礫、沙、人造紙屑。日行性,日間12∼14小時直接陽光照射,或紫外光照明設備 (例如:紫外光管 5.0,強力紫外光燈)。溫度32∼38℃照點 (例如:太陽燈),23∼28℃日間 (例如:日用藍燈),21∼25℃夜間 (例如:夜用紅燈,紅外線發熱燈,陶瓷發熱器)。濕度中至高。躲藏處是必需的,因為它需要一個私隱的地方,在裡面最好保持濕潤,可採用人工洞穴 (例如:樹洞,發熱洞穴)等。食物方面主要餵飼昆蟲、齧齒動物 (例如:小白鼠)、低脂肉類 (例如:魚類、雞肉),間中餵飼熟蛋、多種水果,尤其是甜和柔軟的種類 (例如:奇異果、百香果、芒果、楊桃、士多啤梨、葡萄、桃、洋李等)。注意進食時不要把手移近它。另外,食物的大小不應超過頭部的三分之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登錄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手機版|Archiver|台灣宇雄國際生醫科技教育 ( 統一編號:83590066

GMT+8, 2024-6-17 05:20 , Processed in 0.142943 second(s), 9 queries , Apc On.

中西醫學 有聲文教 優質服務

© 2014-1-6 iPet ec愛沛特多媒體網訊製作行銷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